在本章中勒龐表現出女性極強的貶抑態度:
在這一章節中我們可以看到勒龐對女性有貶抑的態度。他認為女性有原始人的性格,比如沖動、急躁、夸大、簡單、缺乏判斷力等等。
對這一點我表示需要在看完本書后再加以研究和批判。
在本章中勒龐闡述并力證了群體的感情和道德觀方面的特點。
群體的沖動、多變、急躁
- 這是因為群體受著無意識的支配,理性已經起不到約束的作用。
- 由于這種無意識支配,理性的缺失,群體更容易受到刺激性因素的作用,而不會做出理性判斷,因而,群體做出的決斷常常多變。
- 沖動多變特性是群體的普遍特性,當然,這也與種族特性有很大關系。
易受暗示和輕信
- 為什么易受暗示?因為群體通常期待別人的注意,所以易受暗示。
- 容易輕信是因為群體特性,采用無意識進行判斷,是一種缺乏理性的判斷,因此易于輕信
- 群體喜歡用形象思維,形象思維同意引起一些與該形象毫無邏輯關系的系列形象。所以神話這種不需要邏輯聯系的故事在群體中廣受流傳。【這讓人想起陳勝吳廣起義的魚腹事件】
- 因此群體易于互相傳染這種想象性的“事實”,造成“真實”印象,實則是幻象。
群體情緒的夸張與單純
- 群體情緒極為夸張甚至到了狂暴的地步,如果有人提出反對性的意見,那么這個人就有可能被打死。
- 為什么那么夸張?因為在群體中,缺乏責任感,法不責眾,以及認為人多勢眾,多以就產生自己力量及其強大的幻覺,所以群眾的集體情緒非常容易被夸張。
- 這種夸張的情緒常常被用于惡劣感情
- 這種夸張的情緒也常常比較短暫
- 因為群體的情緒常常夸張,所以他們也只對夸張的情緒感興趣,也只會被夸張的情緒感染。所以那些試圖煽動群體的演說家必須使用具有強烈感情色彩的語言來號召群眾。由此也可以解釋為什么劇院中夸張的表演更容易受到觀眾的肯定。
偏執、專橫與保守
- 群體由于缺乏理性因而對簡單粗暴不需要思考的東西比較感興趣,對需要用腦的東西表示無力承受、簡單絕對化處理。
- 群體對反對性意見無法接受
- 群體對強權俯首帖耳,對軟弱可欺者隨時反抗。并且,不為仁慈心腸所動,因為那樣會讓他們產生自己軟弱可欺的心理錯覺。
- 群體雖然喜歡暴力,但是他們的暴力并不是革命,并不會讓歷史進步,因為他們的情緒短暫又缺乏思考能力,所以很容易屈從于「世俗的等級制」,十分保守,從而變成奴才。文中這樣表述:「他們可能希望改朝換代,為了取得這種變革,他們有時甚至發動暴力革命,然而這些舊制度的本質仍然反映著種族對等級制的需要,因此他們不可能得不到種族的服從。群體的多變,只會影響到很表面的事情。……他們有著堅不可摧的保守本能……對一切有可能改變自己生活基本狀態的新事物,有著根深蒂固的無意識恐懼。」
群體的「道德」
- 在這里,勒龐對群體的道德定義做出了重新判定。他認為群體按照世俗意義來講,其實不具有道德性,如果把群體在短暫時間內表現出來的優良品質視為道德的話,那么群體也具有道德。
- 群體的「道德」體現在獻身、犧牲、不計名利等方面。群體在某些情況下,也經常會表現出美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