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免費的互聯網時代,怎么讓受眾愿意付費?
免費VS付費
人們喜歡免費的東西,因為“免費”意味著不需要付出;
那為什么有人愿意為免費的東西付費,因為他們付的不是“免費”本身,而是一些無形的價值。
這8種價值如下:
01 即時性
新上映的電影,有人選擇付費觀看,有人選擇等待其在網絡平臺上免費放映。
付費的人中有你我這樣“寫文”的人,可能就抓住機會,出產了一篇爆文;免費的也可能出產爆文,不過那時文章泛濫,脫穎而出會更難。
02 個性化
這好比越有錢的人越喜歡“定制款”的衣物一樣。比起“爆款”,他們更愿意付更多的錢定制貼合自己的物品。
03 解釋性
你讓一位能認識漢字的外國人首次接觸文言文,我想他會非常需要一本文言文詞典。
物品是免費的,但解釋說明是昂貴的。
04 可靠性
有句話這樣說:花錢買安心。
我不確定免費的是否可靠,但知道付費的是可靠的就夠了。
05 獲取權
有時候,付費意味著便捷,特別是獲取的便捷。
你無需為聽喜歡的歌下載不同的APP,又想著怎么讓它有序保存,你只需付費就好。
06 實體化
市面上有許多巴菲特的作品,但卻有人付費與他吃午餐。
07 可贊助
粉絲愿意為自己喜好的明星買單,特別是當她們發現付費既可以和明星拉近距離,又可以表達喜好時。
08 可尋性
處于信息大爆炸的時代,與其自己不停篩選,不如付費訂閱某種推薦專欄。
作為創作者,我們……
互聯網是最大的復印機,任何內容逐漸被它粘貼復制,免費使用。若我們想脫穎而出,就要挖掘上述8種,甚至更多的無形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