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小的時候,我們懵懂的什么都不懂,以為我們的生活目的就是父母開心,老師開心。永遠做他們嘴里對的事。唯有這樣才能得以認可,表揚。漸漸的,我們忘了聽自己內心真正的聲音。
? ? ? ? 課堂上,因為學到一個縮寫的UFO,我們就可以在自己寥知無幾的天文體系里天馬行空。然后,在同學們記單詞的時候,眨巴眨巴地問老師:“這個世界上真的有外星人嗎?”這時老師只會拋來一個嫌棄的白眼,心想又擾亂課堂紀律,小鬼崽子又想些有的沒的。于是丟一句:“老師讓你記單詞還是想這些亂七八糟的? 上課又開小差!”于是我們收斂。抑制好奇,收攏想象。
? ? ? ? ?慢慢的更長大一點,我們渴望像個大人一樣生活,渴望認可,渴望獨立,渴望袖口的風。不知道人在沒有真正長大的時候,以為只要長大了就是解脫。于是我們滿載歡喜,心潮澎湃。
? ? ? ? ?初中,和父母說騎單車上下學,媽媽嚴肅的說 :“不行,你還太小了,容易出事。”
? ? ? ? 溜游戲廳打把游戲,被斥責:“還想不想讀書了,玩物喪志 !”
? ? ? ? 高中,向往別處生活,想有一趟屬于自己的成人禮,又一次“不行,你還太小了,萬一被壞人騙了怎么辦? ”
? ? ? ? 是的,沒有主見,沒有定力,只在不服和叛逆中度完匆匆那年。
? ? ? ? 好不容易,大學畢業,長大主宰自己人生的那一天真的來了嗎?
? ? ? ? 初出茅廬,我們想握住那份飄散又堅定的勇氣,在外拼搏。然而,三姑六婆再加父母,苦口婆心:“你還年輕,沒經歷過什么事不懂,外面的大城市哪有那么容易混的,誰誰誰出去多少多少年了,也沒看到混個什么樣來,你又是個女孩子,一個人在外面怎么叫爸媽放心呢。回來考一個公務員,穩定的收入,工作體面,說出去也好聽點,老來還有依靠,怎么樣也比外面打工強吧。父母都是過來人,怎么會害你呢 ?”
? ? ? ?耳提面命,春風化雨,大理小情,諸如此類。
? ? ? ? 是的,想想父母說的話肯定是為我們好,畢竟他們更有生活經驗,那句古話,“我走過的路比你吃過的鹽都多”。
? ? ? ? 所以,我們又妥協了。
? ? ? ? 我又妥協了。
? ? ? 父母真的都是希望我們生活更輕松更舒服。他們以自我時代背景參量現在人的生活 ,以孩子的未知 選擇自己人生的另外一種可能 。他們承受自己人生的不易,還要為我們遮風擋雨。
? ? ? ? 原來被什么庇護就會被什么束縛,從來都是失得并存。
? ? ? ? ?然后順理成章 籠中鳥,金絲雀。
? ? ? ? 縱然如此,這一切不能說對錯,一切無可厚非。只是我相信生活有很多種可能,不論你選擇了哪一種,人都會去設想另一種的可能性。而你擁有的所有經驗,總會在日后都串聯起來,以你的步印做畫筆,勾勒出屬于你的羊腸小徑。
? ? ? ? 在如今安逸沉暇的日子里,我從清閑發慌中隱約觸到了熟悉的光。驟然,那份光亮忽明忽暗,卻從未湮沒。它會在適當的時候,在你可以背負的階段,悠然佇立,牽引你向前,近一點,再近一點。就像迷航大海的人,借燈塔引路,感覺依稀前方,卻仍舊遙遠。確幸,只要不放棄,終將抵達。
? ? ? ? 這是什么光?
? ? ? ? ?穿過層巒疊嶂,帆墻林立,是金碧輝煌的夢想之光。正是它,帶我走向了閱讀,在其間,我似乎也看到了那個無法言傳的自己。我欣喜,心底張揚。
? ? ? ? ?或許寫作對我來說,相當于從頭再來。從上了高中至今九年寫的文章,屈指可數。盡管如此,連兩腳書櫥都不及的我渴望文學充盈我未曾豐滿的靈魂,渴望萬卷書屋,下筆有神。
? ? ? 文字,我相信它可以帶我找到真正的自我。
? ? ? ? 文學,便是夢想之光帶給我最好的禮物,它與生命共存。
? ? ? ? ? 心中藏之,無日忘之,日漸深之。
? ? ? ? 看到過這樣一段話:/我38歲那年,琢磨著要不要去讀兩年的放射線照相術大專學位。然后我跟朋友說這事:我覺得我自己太老了,等拿到學位時我都40歲了。朋友說:如果你不讀,你還是會40歲,一個沒有學位的40歲。我現在已經60歲了,那個學位證書改變了我整個生活。/
? ? ? ? ?幡然醒悟。
? ? ? ? 以后人生的幾十年,幾十年里的每一天,要如何過,都是由自己來決定的。
? ? ? ? 是碌碌無為偏歌頌平凡可貴,還是要無歲月可后悔,無往事可欺瞞。
? ? ? ?《坦白書》中講到 :所有你們不相信的事情我都要一一地去做一遍,親自體驗一下不可理喻的成功,或早已注定的失敗。
? ? ? ? ? 再沒有比這更意氣風發的了 。
? ? ? ?講的是自己的目標,以及由點及面的學習,努力。而學習一樣東西的最佳時期:除了你的小時候,其次就是現在了。把握好,朝著心中那光亮前行 ,越刻雋永 。
? ? ? ? 希望 ,每個人會在平凡的生活里,找到屬于自己的夢想之光,并且敞亮它,或踽踽,或結伴抵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