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一直想擁有一輛自行車。
我喜歡那種騎車飛馳的感覺,喜歡聽風夾雜著些許落葉從耳邊吹過。我會自動過濾那些擾人的車笛,在平坦的馬路上哼著小曲兒向目的地奔去。
我一直想擁有一輛自行車,可我依然不能騎著它去我想去的地方。于是我在破舊的車庫里翻到母親那輛生銹的大車,愣是只用一個下午便能在院子里飛騎。那是我第一次騎自行車,只覺得仿佛置身云端,無拘無束。被封閉了許久的自由在心中呼喊,耳邊的風歡愉地在我的耳畔歌唱,我舒服地瞇起雙眼。路仿佛沒有盡頭,我越騎越快,越騎越飄飄然,終是剎不住車,一腦袋裝在路旁的大樹上,人車俱傷。
從那天起,那個叫“自行車”的夢便如一顆熾熱的火種,無時無刻不在燃燒著我的心。母親的車在上次的撞擊中變了形,可我對自行車的熱愛卻絲毫未減。我迫切地想擁有一輛自己的自行車。
我苦苦“央求”了母親很多次,無奈之下,她答應如果那場考試我能取得年級前五名的成績,她就給我買輛自行車。我欣喜若狂地應下,心中卻是著急與擔憂。要知道,年級前五對我來說幾乎是極限,我不知道要付出多少的努力,但我決定試一試——為了我自行車,為了自由與夢想。
我開始利用我能利用的每一段時間學習。放學路上、公交車上,甚至連吃飯我的腦子里都是單詞與公式。當天色剛剛破曉,我的讀書聲便已飄出窗外,裊裊晨霧中如同最美的歌謠;當夜晚悄然而至,我的書桌上總亮著一盞燈,燈下的我正一筆一劃地書寫著熟記于心的知識點。那場考試如約而至,幾天后,一張燦爛的成績單出現在我奮斗了無數個日夜書桌上,“年級第二”四個大字如可愛的娃娃,咧著嘴對我笑。
我一直想擁有一輛自行車,而那個愿望終于實現了。我的努力換來了我一直渴盼的自由。接連一個多星期,我每天騎車奔波在家與學校之間,將自行車當做珍寶,時不時用抹布小心擦拭車身。在陽光下,它一塵不染的樣子那么美好,我注視著它,竟呆呆地笑出了聲。母親見了,笑罵我是“車迷”。是的,我是車迷,是自行車的車迷,是渴望在自由之路上奔跑的那個天真的少年。
我一直想擁有一輛自行車,可擁有它,并不代表能駕馭它。那天放學,母親看到一則新聞,標題是“中學男生騎車遭汽車撞飛身亡”。她若無其事的在餐桌上讀了出來,眼睛卻不時瞟向我:“喏,你看現場照片。”照片上是一輛嶄新的自行車,只不過倒在了地上,車身上沾滿鮮血,它的主人躺在一邊,生命在時間的流逝中悄然逝去。紅得妖冶的血,刺痛著我的心。不知什么沖擊著我的大腦,我有些頭暈。這天夜里,我失眠了,那觸目驚心的畫面不斷在我眼前回放,血泊中的自行車與我的竟是那樣相似,車主是男生,比我大不了多少。“如果那個車主是我呢?”我不敢再胡思亂想。我知道,母親在勸我放下,可我才擁有了自己的自行車,怎么能就這樣放棄呢?
我一直想擁有一輛自行車,擁有了,卻不能騎了。車鑰匙被母親藏了起來,又再次恢復了坐公交上學的生活。我不滿,我反抗,但無濟于事。我知道母親是為我好,可我接受不了。我無法放下,也不想回到過去那些只能熱愛卻不能擁有的日子。于是,我開始嫉妒每一個能騎車上學的人,變得經常性情緒失控。我的朋友們雖能體諒我,但是日久天長,也開始反感我的無理取鬧,而我卻毫未覺察,依舊我行我素。直到每個人都一次又一次的拒絕我的邀請和要求,我才發現他們正離我遠去。我從憤怒到無奈,再到此時此刻的無助與迷惘,我的心在一次次失望中,逐漸傷痕累累。
我一直想擁有一輛自行車。我不知道這個愿望有什么錯,可現實卻將苦悶與煩惱重重地丟給了我。在失落中,我嘗試淡忘這個愿望。
其實,想要忘掉什么,真的很簡單。生活太過匆忙,匆忙到一切都可以隨時間而逝去。自行車還停在樓下車庫,只是我不再成為那里的常客。我不再每天清洗它,歲月為它蒙上一層淡淡的灰塵,抹布上擦拭的痕跡也逐漸淡去。車鑰匙還在母親的保險柜里,我卻不再想著如何拿到它了。不知何時,我已習慣每天擠公交的生活。只是,當我坐在公交車狹小的空間里,透過窗戶看到往來的車輛時,我的心空落落的,好像少了些什么。
我一直想擁有一輛自行車,擁有了,卻淡忘了。我不再執意要騎車去上學去兜風,這是偶爾被母親攆去鍛煉,才將它作為鍛煉的工具。
那天表弟看上了我的自行車,吵嚷著要借去玩。母親知道我對自行車的熱愛,于是為難地看著我,不料,我欣然同意,干脆地連我自己都不敢相信。也許“自行車時代”已淡出了我的生活,夢想與童稚應交給我的弟弟妹妹們替我完成。愿他們如我當年那樣,經歷風雨也能自由如初。
我一直想擁有一輛自行車,擁有過,便已足夠。
如果你愿意靠近這樣的我,我愿在這冷漠的世界守護你。 ? ? ? ? ? ?——這里蘇嶼陌,只求在簡書完成筆尖的綻放。感謝閱讀,您的點贊與支持 ?是我繼續前行的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