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最近網上的一篇《每一個職場媽媽,都欠孩子一句對不起》看哭了每一位職場媽媽。
雖然職場 媽媽有自己的事業、收入和社會資源,從而有更多的自信,能給孩子做一個好的榜樣。可是文章里幾位職場 媽媽因為工作繁忙而不能陪伴孩子,內心滿是自責和愧疚。“職場 媽媽本身就是一個雙重身份,我們一邊要顧及職場,一邊要顧及孩子。然而我們的時間和精力是有限的。”這句話道出了職場媽媽的心聲,相信每個職場媽媽都希望自己真的是超人。
2
那全職媽媽就可以全身心的陪伴孩子,能給孩子全身心的照顧,給孩子最好的早教。可是她們滿心的壓力、焦慮和委屈也是無處訴說。
就說說我自己吧,今年我全職在家帶女兒。每天出門溜娃,都會有好心的大爺大媽來問:
“你怎么不上班呀?”
“這不在家帶孩子,沒上班。”
“家里沒有老人幫忙呀?”
“是啊,兩頭老人都很忙 。”
“唉,年紀輕輕的,在家帶孩子可惜了了。”
然后,就是那些“善意的目光”打量著你。此時,我趕緊默念“我就樂意在家帶娃,關你P事”來強大自己的內心。然而,這情景隔幾天會上演一次。這些就是來自社會上的壓力。
再說說家里的壓力。三姑六婆會有人說你懶,天天待在家里不工作不賺錢,要靠老公養。而孩兒他爸因為覺得自己賺錢養家,腰桿挺的直直的,甚至可以對你吆五喝六。《我的前半生》鬧騰的那一個月,網上就有不少全職媽媽都焦慮了。心里想著,是不是得趕緊找份工作。
今年年初是孩兒他爸提出我回家照顧女兒,我認真考慮后才決定回家做起全職媽媽。前兩天,孩兒他爸晚上出去應酬。回來十一點,看我坐在沙發上,問我怎么還不睡?我說剛收拾完,他直接來了一句,一天到晚有什么好收拾的?那語氣那表情,引申的意思就是“你天天在家閑著沒事,還不得靠我賺錢養活?”第二天周末,我一上午沒做任何家務,中午的時候,我指著滿地的玩具和繪本、餐桌上的碗碟……對孩兒他爸說:“看,我一天到晚就收拾這些!!”也許孩兒他爸的那句話只是無意識的順嘴說出,可是在我內心已起了不小的漣漪。
再有的是全職媽媽的工作是全年無休的。下班后,休息日的時候,孩兒他爸可以擺出一幅,我的工作早就完成了,現在是休息時候,我要好好放松放松。家務和帶娃是你的工作,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不要找我幫忙哦。“喪偶式育兒”這個話題已經是講的很爛了。可是看這類文章的大多是媽媽們,媽媽們看完文章點頭如蒜,寫的太好了,趕緊轉給孩兒他爸。可是他們甚至都懶得打開看一看。想到這些,真是滿心的委屈吆。
3
其實做全職媽媽還是職場媽媽,只是你人生中的一道選擇題而已。每位媽媽要認真分析自身和孩子的情況,權衡利弊后再做選擇。媽媽們的心態很重要。對于職場媽媽,其實對孩子影響最大的,不是你經常不在家不能陪伴他,而是你因為不能陪伴產生的愧疚情緒狀態。而全職媽媽,是要珍惜陪娃的這段時光。可以通過學習充實自己,減少因為離開職場帶來的焦慮,也給孩子做一個榜樣。媽媽的內在情緒是大海,孩子是小船。大海風平浪靜,小船自然安安穩穩,大海風大浪大,小船被掀翻的可能都有。
還是說我自己,年初的時候,我考慮到去年一年,自己太忙,沒怎么顧得上女兒,而女兒是天生心思細膩敏感。之前她一直有焦慮的情緒,缺少安全感,這些很快反應到身體上,她隔三差五的生病。而我也是因為沒有照顧好她而自責不已,再加上自己做培訓教育,看到自己的學生里面的一些問題,都是因為父母太忙。所以我再三考慮先回家陪女兒。
我個人還是建議在孩子三歲到少兩歲前由全職媽媽來陪伴。因為我在做教育培訓的時候做過一個小小的調查,發現那些問題比較多的孩子,90%的是由老人帶大的。
而職場媽媽和全職媽媽的角色也不一定會保持不變。我身邊好多全職媽媽在孩子長大上學后,很快適應了學校生活,學習和生活都很優秀后,選擇再次進入職場。而不少職場媽媽,在孩子上小學四五年級了,發現孩子問題一大堆,無論學習還是學校生活都是一團糟,而不得不辭職回家陪讀。
4
然而,媽媽們的心態調整及努力需要整個社會大家庭的支持。
對于職場媽媽,特別低齡嬰幼兒的媽媽,社會及公司給她們一些關心和照顧。上班時間可以靈活一點。而對于產假,請求政府考慮由六個月延長至一年。因為對于六個月的寶寶來說,正是笑著和媽媽呀呀學語的時候,卻要和媽媽分開一整天,是個很大的考驗。
而對于全職媽媽,因為沒了工作,就沒了社會保險。這對于她們來說就少了一份保障。所以,個人認為政府及社會應該給予一部分的照顧。從育兒方面,政府和社會可以搭建一些平臺,給全職媽媽學習的機會。甚至可以鼓勵全職媽媽做育兒方面的創業。
再者政府可以做一些這方面的宣傳,全民都能對媽媽們一份理解和包容。因為現在媽媽的心里掛念的孩子,將來有一天要走上社會。如果,將來他們在社會中出的問題少一點,我們的社會成本會少很多,我們的社會會和諧很多。
以前一些關于職場媽媽或全職媽媽的問題,只是一些個人在網上呼吁,在很多人的心里產生共鳴。然而誰也沒有辦法和能力去解決,那些問題一直都在。如果社會全民參與,政府給予支持,也許會有大不同。
總之,無論是職場媽媽還是全職媽媽都應該擁有更多的尊重和掌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