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9日晚,天涯副主編金波在北京地鐵6號線開往潞城方向呼家樓站臺上突然暈倒失去意識,倒地后被好心人做心肺復蘇和人工呼吸,隨后被送到朝陽醫院搶救無效,死因為突發性心臟病猝死,永遠停止了呼吸,留下了傷心痛苦的年輕的妻子、雙胞胎女兒、父母以及親朋好友。后經證實“工作比較拼,經常加班熬夜”。生前同事兄弟好友紛紛表示惋惜,發文悼念他,照片中的他有著與年齡不符的滄桑。
看到這則消息我痛心。痛心我們從此少了一個胸懷天下、嫉惡如仇的媒體人,痛心他的親朋從此沒有了踏實、真誠、義氣、善良的好朋友好伙伴,更加痛心的是家人的三重痛苦,父母的老年喪子、妻子的中年喪父,最最心痛的是滿三歲女兒的幼年喪父。更加痛心的是為什么這樣的事情屢次發生,卻仍然沒有被重視?
網友開始紛紛質疑地鐵的急救系統不完善,開始組織為他捐款,可是這些又有什么用呢?即使完善了急救措施,捐再多的錢也救不回來他的命,他就這樣永遠的離開了我們。他走后,天涯分分鐘找到一個人頂替他的位置;地鐵6號線依然運行,今天的早晚高峰依然和之前沒有什么不同,還是能把人擠成照片,擠到窒息;可是,當他父母生病的時候,誰在病床前盡孝?當他的妻子難過時誰來分擔,如何撫養三歲的雙胞胎女兒?當女兒想要爸爸該怎么辦?
他是單位的業務骨干,中層領導、精英,是不可多得的才子。事實上,公司為個人追求事業實現價值提供發展平臺、同時發放相對應的工資,并不代表就要為工作賣命。“身體發膚受之父母”,從生下來開始,身體就不僅僅是我們自己的,還是父母的,結婚后,身體還屬于另一半,生孩子后,身體也是屬于孩子的。在上有老下有小的年紀,更該珍視自己的身體健康。
一個遠房表姐的老公,在部隊當兵,32歲,年輕有為,兩年前見面的時候說就快提副處,提干后打算轉業回家鄉與表姐和女兒團聚。可是我們沒等來提干的消息卻聽到了患腸癌晚期的噩耗。查出來后先在部隊醫院手術,后轉院化療放療,半年后還是離開,撒手人寰。后來問表姐,“為什么這么突然,之前沒有一點征兆么?”表姐說“一個人在外,也不注意身體,總覺得年輕,之前一段時間大便出血,但是沒在意,后來實在嚴重了,才去醫院,已經晚期。”聽到消息,我淚流滿面,明明身體給了那么明顯的不適信號,為什么這么無知,總覺得自己年輕,意外不可能發生在自己身上。我擔心表姐一家的生活怎么繼續,心疼不到兩歲的外甥女看到別人一家其樂融融時會有啥感想。后來部隊給賠了幾十萬,承諾承擔孩子教育經費。家里人覺得給經濟補償,挺好的。是啊,有總比沒有強吧。可是一個年輕鮮活的生命怎么才值幾十萬?如果才值幾十萬,那是不是可以拿幾十萬買條命呀?關鍵問題就在這兒,只聽過拿命換錢的,從來沒有聽到過拿錢買命的。那么小的外甥女在以后的生活中可能不缺少物質條件,但是缺失的父愛誰能彌補?父母整日以淚洗面,表姐強撐著帶孩子,孩子還那么小,我們不敢在孩子面前提到爸爸。一家人的頂梁柱倒下了,家里的精神支撐也沒有了,家里頓時一盤散沙,其樂融融的家沒有了。
年輕人有追求,肯實干,想拼事業,想多掙錢,想有更好的發展空間,想為家人提供更好的生活條件,想擁有更好的未來。這些都無可厚非。但是不需要拼命吧!單位離了你,分分鐘有人頂替,地球離了你,依然照常轉。只有在家里,你是爸媽的寶貝,是妻子/丈夫的愛人,是孩子的依靠,是獨一無二不可取代的你!除此之外,你什么也不是。但是請在確保自己有生命享受這些金錢、職位的前提下努力。
一個朋友海哥,在機關單位工作十年左右,從剛出大學的毛頭小伙子到成熟穩重獨挑大梁的業務骨干。工作愛表現,受領導重視,總是想著盡快升個一官半職。工作狀態是白天加黑夜,周中加周末。有段時間工作忙,干脆買了臉盆牙刷、折疊床在辦公室睡覺,為了應酬常常喝到半夜回家。吃飯也是有這頓沒下頓的。夏天喝出了啤酒肚,就勵志減肥,其實就是中午不吃飯,晚上餓到不行,在外烤串、啤酒胡吃海喝一番,如此惡性循環。后來單位選拔干部的時候沒選上,就更加失意,越發放縱自己,不吃中午飯是常事,夜里喝到十二點多也是常事。最夸張的是,跟朋友喝大后,不知道自己是誰,朋友幫忙打上車,送到小區樓下,居然不能自己下來,出租車司機給家里打電話后,才將其送回。
去年單位體檢,查出甲狀腺腫瘤,趕緊住院做手術,術后在家休息三四個月。上班后,整個人都變了,現在每天六點多起床,家附近的公園里打太極拳,跑步,按時定量一日三餐,中飯后散步,再休息半個多小時,晚飯后公園溜達,九點半前準時上床睡覺。每天生活及其規律。上班后常跟周圍人說“工作是做不完的,只有身體才是自己的。”像是過上了老年人的生活。但是只有他知道,當初拿到診斷結果時,躺在手術室時,內心是怎樣的害怕、恐懼、后悔、煎熬。他再也不敢以年輕為資本為所欲為。
不要等到與死神擦肩而過,才意識到身體的重要性,才意識到金錢、地位、頭銜都是浮云,才意識到唯有身體是自己的。
年輕的我們,應該引以為鑒,愛自己,愛家人,不要讓所有愛我們的人擔心。從今天起,努力做到好好吃飯,一日三餐,定時定量,不暴飲暴食,餐餐吃好;好好睡覺,按時睡覺不熬夜;好好上班,努力工作不拼命;好好鍛煉,養成一定的健身習慣,每周一定抽空鍛煉,如果身體不適,立即去醫院就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