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長幸福課《做個有心人》課程總結 ??
五年級一班唐麗娟(孫祥宇媽媽)
2017年11月29日
今天參加了實驗小學家長幸福課《做個有心人》,今天晚上的授課老師是講師團的戴勇老師,聽了戴老師的課程,真是感覺受益匪淺,同樣身為學校講師團成員之一,深表愧疚。
戴勇老師選取了發生在其家里的五件事情和我們進行了分享,讓我感觸很深的就是戴老師的持之以恒和對家庭孩子的用心付出。在戴老師講述的整個過程中,眼前浮現的都是一家人相互尊重,相互理解、其其樂融融的一家人在享受著幸福的照耀。我就在想,孩子在這樣環境中成長,怎能不優秀?怎能不幸福?
第一個故事,嘮叨式教育。讓我們深刻的意識到控制好自己的嘴巴,就像孫婷老師是總結的,讓我們換位思考,切身站在孩子的角度考慮一下,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就像孫婷老師總結的嘮叨其實是在表達自己的抱怨,還堂而皇之的冠名“因為我愛你”。說難聽點來講,這不是愛,是傷害,赤裸裸的傷害。所以我覺得以后我更要學會閉嘴。
第二個故事,還好,我們沒有放棄。從這件事情上我們可以感受到戴老師在培養孩子的過程中存在生活中的點點滴滴,而不是什么所謂的大事教育,而是從生活點滴、從細節出發,培養孩子是一件日積月累的事情,不是一撮而就的事情,培養孩子沒有什么捷徑,在于你是否真正用心。就像孫婷老師總結的那句“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孫婷老師的這句話,我感覺我的靈魂上升了一個新的高度,讓我看待問題也有了新的高度。
第三個故事,大膽放手,讓孩子自己去體驗。就像戴老師總結的孩子在慢慢長大,很多的事情以后都要靠他們自己去完成,是啊,如果我們一直不放手,那么孩子什么時候能夠成長?戴老師講的讓兒子體驗米湯中撈米,值得我們深思,對啊,學會放手是我們家長的必修課,誰也代替不了孩子的成長。不拔苗助長,不越位,不替代。印象很深的還有“用心體會牽一只蝸牛去散步的快樂,允許孩子慢慢來。慢下來,孩子成長就有了味道?!焙靡粋€“味道”,難道我們做家長的不希望自己孩子的生活中充滿味道嗎?所以我們一定要學會與孩子同步,慢下來靜靜欣賞孩子的成長,不要代替孩子的成長,更不要以“愛孩子”為合法理由去綁架孩子,就像武校長講的“成長重于成績”。就像孫婷老師總結的那樣,放手考驗的是我們做家長的心理素質,是為了滿足自己的需求,孩子們需要的是不是我們家長認為的?這個問題我們要進行深思。
第四個故事,帶回來一顆雷。對啊,家長要實時控制好自己的情緒,我覺得這點我和孩子爸爸做的還是比較好的,不是說我們不注重成績,而是我們更注重孩子的成長,坐下來靜靜的和孩子分析一下失誤的原因,一次的成績代表不了所有,孩子的一次失敗,不是天塌了,而是給我們創造了一個成長機會,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不能一帆風順,就像戴勇老師在講第三個故事里面談到的孩子成長的過程需要味道。俗話說,失敗乃成功之母,我認為,孩子只要有反思,有體驗,就是巨大的成長,我認為比孩子每次都考滿分收獲反而大,但是也要有度,不要等孩子真正出了問題的時候再去補救。這也同時驗證了孫婷老師的那句“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
第五個故事,滑草。做事情,一定不要前瞻后顧,一定要行動,相信自己是最好的選擇。就像戴勇老師講的“教育孩子的過程就是家長自我教育的過程,孩子的成長也是家長的成長。孩子的表現就是家長的縮影?!焙⒆訌某錾詠?,我們就是孩子的模仿對象,孩子就是我們的影子,所以俗話說的,有其父必有其子是有實踐理論所證明的。戴老師和對象為了孩子進行了挑戰、改變,孩子也在看著父母的一言一行,孩子成長的過程中家長也在成長,只有與孩子共成長,我們做父母的才能跟上孩子們的步伐,才能真正見證孩子的成長。我們做家長的要以身作則,就像武校長說的身教重于言傳,更像“相信就會看到”。
最后我想用武校長的二十四字真言結尾,身教重于言傳,關系重于教育,成長終于成績,相信就會看到。教育孩子、培養孩子是我們最大的事業,就像武校長說的,只有這個事業不需要上崗證,不需要上綱上線,不需要和領導匯報,但是需要交出滿意的答卷,需要我們在不斷學習中成長,在不斷挫折中積累經驗,和孩子共成長。讓我們攜起手來,做一個有心人,為自己的畢生的事業(教育孩子、培養孩子)去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