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最近一個月左右的時間,wish的動作不可謂不大,區別于之前的頻繁更新政策多是以物流相關為主,這段時間有三個政策格外不一樣:
? ? 1.放開注冊門檻,取消2000美金的押金;
? ? 2.新產品上傳流量扶持;
? ? 3.降低罰款政策;
? ? ?回憶自己剛好是一年前注冊并且在wish上開店,差不多正好一年的時間,從開始的相對友好,到政策一直在收緊的狀態,緊到讓小賣家無所適從,讓很多大賣家不斷自查自家店鋪是否存在侵權產品,以及不斷的下架下架下架,如果我沒有記錯的話,這三條真個基本上就是回到了去年十一之前的狀態!
? ? ?想想自己這一年的歷程,基本上是從開始的一腔熱血,盲目的不斷上新,反正不知道該做什么,索性就什么都做的狀態,到逐漸找到自己的方向,開始有針對性的上新,但隨著wish政策的不斷收縮,自己也在不斷的下架再下架,畢竟50美金的罰款,對于我們這些小賣家而言,真的不是個小的數目,而且自己曾經碰到過的最扯淡的罰款:自己設計的圖案就是模糊的背景,虛實結合的效果,但在出單后馬上被判定為圖片模糊!真的是無力吐槽,還好當時及時申訴,撤銷了處罰,并且產品在正常銷售了,結局雖然很美好,但這也是僅有的一次申訴成功!
? ? ? 言歸正傳,我們沒有大賣或者內部人士的所謂的內部消息,只能憑著感覺分析以上的政策:
? ? ?1.wish賣家流失嚴重!據說wish中90%的賣家都是中國賣家,當初的2000刀不知道擋下來多少的新手賣家!
? ? ? 2.新品乏力,賣家沒有動力上新!50刀的罰款,一方面確實非常有效的減少了仿品的出現,不過對于大賣而言,估計也不算什么,很有可能在罰款之前,就已經賺夠了,畢竟wish的放款還是非常及時的;但對我們小賣來說,就非常的尷尬,一方面wish的價格調整波動是非常小的,所以前期定價根本高不了,高了賣不動,低了沒利潤,遠沒有SMT等的靈活;另一方面,上新的審核周期完全看心情,自己就試過一個新品審核超過20天還在審核的情況,基本也過了新品開始的紅利期了,當然了,你可以采取我之前文章說過的,用PB快速通過審核的方法,不過也有可能出現馬上罰款的情況!
? ? 另外,不知道是不是個例,我之前的一個產品,利用PB快速通過了審核,但在PB之后,竟然又回到了待審核狀態,真的是神操作!
? ? 所以在低定價,高罰款,利潤很難控制的前提下,只能很無奈的暫時保留在出單的產品,有風險的產品不上,或者大量下架的操作,自己的產品從最多的300多個,一直到目前的不超過40個有銷量的產品
? ? 隨著文章開頭三個政策的發布,狀態回到了一年前,是否可以再次入場了?個人的觀點如下,僅供朋友們參考吧!
? ?1.2000美金雖然取消,但是wish只是表面上的新手練手的平臺,操作確實簡單,用ERP更簡單,但也意味著沒多少操作的空間。
? ? 2.wish是大數據的推送平臺,搜索是為PB用戶服務的,相對于阿里系直通車的點擊付費,wish采用曝光付費的情況,結果就是你的競價高了,花錢多,排名靠前,但單子不一定多;競價少了,客戶還沒看到你的產品就走了,但你還是花錢了!所以大賣家可以燒錢玩得起,我反正是玩不起!
? ?3.可參考的數據太少!官方后臺給的數據,基本跟沒給差不多,而且非常滯后,除了PB是1天前的,實時的數據一個字都沒有;當然你可以花錢去一些網站買數據,比如賣家網什么的,但是準不準,有沒有參考價值,個人是持保留意見的!
? ? ? ? 這些網站的數據,很多是用爬蟲爬下來的,篩選之后其實很多信息已經篩掉了,而且有的數據并不真實,這點上我用自己的店鋪驗證過了,存在作假的可能!
? ? 4.最后一點,也是最重要的,價格很難控制!wish要求賣家在一個月內價格浮動不能超過20%,基本上就是定了就定了,不存在什么打折的可能,而且wish本身要從訂單中抽取15%的費用,還有匯率的損失,提現的損失等,這些抽完了之后,wish還要在你產品定價的基礎上增加一定的價格,比如你定價10美金,客戶實際看到的可能是15美金都是有可能的,而這部分多余的價格完全跟我們沒有關系!自己曾經試過定價10美元,平臺顯示12美元,我降低到9美元,平臺仍然是12美元!
? ? ? ? 所以,wish的這種方式就是在不斷的試探客戶的底線,采用千人千面的大數據推送方式,大部分的客戶屬于沖動消費,但對我們而言,PB推廣花錢買來了客戶點擊的可能,但很可能因為平臺的高價試探,推走了客戶,或者推到了其他賣家店中;額外的加價降低了賣家的競爭力,等于在跟賣家二次收費!
? ? ? ?近乎于吐槽的方式寫了這么多,自己的態度無非一句話:新手還是算了吧,已經入場的先觀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