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位知乎用戶匿名分享了自己的經歷,引發網友關注。
“今年博士剛畢業直接回老家縣城了。縣城的專科學校給大幾十萬的安家費,事業編制,目前是副教授待遇,兩年內提副教授,市里還有20萬的購房補貼,每個月幾千塊錢的補助連發三年,還給安排周轉房,出門可以刷人才卡,公交地鐵免費,當然去市里才有地鐵。
目前在家里等開學中,沒事走走親戚,跟以前的同學吃吃喝喝,釣魚,曬得烏黑。
縣城的房子就五六千,不過家里有房也不著急買,房價還在跌,目前準備買個車,考慮整個寶馬x30,但又覺得沒必要,想要支持國產買個比亞迪。
之前在上海合租四年,晚上吵死白天擠地鐵,現在的日子比起來在上海,簡直就是天堂。”
一覺醒來99+,回復一下各位,好在沒人說我編故事。
1、關于安家費能不能落實。
這個我真不清楚,各地的政策不一樣,我聽到過很多安家費不能落實或者不能完全落實的消息,但我周圍的師兄師姐從來沒遇到過,所以這點我不能給明確回答。
2、關于選擇問題。
我不能說我的選擇就是正確的,這只是我個人的選擇罷了,我在上海工作過,工資也不低,但是每天上班擠地鐵,下班回到出租屋,看不到未來。很多想回來的人都是工作后才想回來,這些事情工作了才會理解。
3、關于個人眼光。
好幾個人說我讀了博士就這點眼光這點追求,我更想說一句,博士之間亦有差距,一個普通博跟名校博士、留洋博士沒得比,導師的資源也是重要問題,還有前天熱榜清華老哥今年十幾篇sci,我作為一個博士里lol段位最高的學渣,眼光高也沒用,能力達不到,出身又低,資源也不行, 所以屬實是卷不過。
4、為啥讀博還要租房。
這個屬于導師比較常見的操作,我在上海學習但我學籍屬于滬外高校,這邊人手不夠所以我被安排過來了。
5、關于未來父母醫療問題。
好幾個說在大城市方便父母看病,首先我雖然在縣城,但離中心真不遠,其次我當初留在上海工作那段時間,是我父母最累的時候,他們天天辛苦工作省吃儉用,就為了掏空未來的養老錢幫我出個首付,然后在家眼巴巴等著我一年回來那么一兩次,在家呆不到幾天,還得搶票回去。所以比起看病,身體健康才最重要不是么。
6、以后小孩教育問題。
大城市的教育資源是好,這點我不否認,但首先我目前沒孩子, 其次我要犧牲父母的養老錢和健康、我背上30年房貸每個月1w+的房貸、我起早貪黑坐地鐵、可見的未來n年只能每年在家陪父母呆個位數的時間。。。等等就為了20年后我孩子考個好大學,我覺得不值。
關于孩子教育我再補充一點,有人還說我眼光低,未來孩子上學我會后悔,你還指望京滬教育好高考簡單,京滬家長對孩子教育的投入你了解么?你有那么多錢?還有你看看海南70%+的本科率,你還覺得京滬是好的選擇么?另外哪怕是考試考北京卷,也不是人人都能考600+是不是?你就那么確定你孩子有那個能力,萬一搭上你下半輩子,你發現孩子就四五百分的水平,你怎么辦?還有,高中或者大學給孩子買幾個專利、sci 包裝一下送出國或者保研一個名校,比你扣扣搜搜搭上半輩子性價比高多了,這些渠道你了解么?孩子教育的賽道有很多,普通經濟水平的家庭搭上下半輩子強留北上廣,幾乎是回報率最低的操作,成功率也不算高。抱歉談到教育有點激動。吃早飯去了。
7、關于專科學校的問題。
首先專科也有公辦院校,所以是正規學校不是啥野雞大學,其次最近好多學校引進博士,包括包裝菲律賓博士,都是為了未來升本科,我這個學校貌似也有這個打算,但我其實不在乎。
對此,有網友表示:
有的,我就是在縣城里的專科學校的老師。確實是這個情況,放假多,而且輕松,沒有課就回家了。要是圖安逸的話,不要太舒服,回家也不堵車,因為下班時間還沒到我就下班回家了我覺得這樣真的很好,一輩子不是只為了孩子未來教育,還有自己,還有自己的父母。
對此,你怎么看?
來源:知乎、paperRss和募格學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