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有個朋友問我個問題:你如何規(guī)劃你的未來?
我愣了三秒,回答:混吃等死。
人到中年,在感概時間如白駒過隙時,常常覺得自已整日無所事事,不知自己該何去何從,不知未來在何方。其實很多年前,有一個叫“夢想”的東西還是在內(nèi)心駐扎過的,但何時把它丟失的?我不知道。
今天看完了《月亮和六便士》。這是英國作家毛姆的作品。說真的,看完心理有輕微不適,因為這書中有明顯歧視女性的痕跡。作者以第一人稱的筆調(diào),以著名后印象派畫家高更為原型創(chuàng)作了這部小說。
為啥要用“月亮和六便士”做標題?我很好奇。毛姆說它的意思是“有些人年輕的時候只看到天上的月亮,卻從看不到那六便士”。月亮代表一切朦朧而遙遠的美好事物,而便士代表唾手可得的幸福生活。
我們該低頭看路,順便拾起路上的小確幸,還是該仰望星空,大膽追求心中的日月星辰?什么樣的人生才算成功的人生?
書中穿插了一個叫阿伯拉罕的醫(yī)生的故事。他有非凡的才能,前程似錦,剛畢業(yè)就被著名的圣托馬斯醫(yī)院看中。在正式上任之前,他想度一次假,就在船在亞歷山大港靠岸時,他從甲板上看著這座陽光照耀的的白色城市,看著金色的陽光和碧藍的天空,仿佛晴天霹靂,心被什么東西揪了一下。一種取得無限自由的感覺充斥全身,他當時當?shù)鼐痛蚨ㄖ饕猓窈蟮娜兆泳驮趤啔v山大過了。
當然,阿伯拉罕的行為在他原來生活的圈子引起軒然大波,他的競爭對手阿萊克說:“一個人竟這樣糟蹋自己實在太令人心痛了。”阿伯拉罕是糟蹋自己嗎?“做自己最想做的事,生活在自己喜歡的環(huán)境里,享受內(nèi)心的寧靜,這就是糟蹋生活嗎?”我不知道。但是敢于拋棄肉體這幅皮囊的欲望,追求心靈的皈依,可能需要太大的勇氣。
主人公思特里克蘭德是個渣男。他在毫無征兆的情況下,拋妻棄子;他流浪巴黎,唯一的伯樂施特略夫接濟他,收留他,結(jié)果他勾引了施特略夫太太,后來又無情地拋棄了她,最后施特略夫太太自殺身亡,害得施特略夫家破人亡;當流浪到塔希提島,他心安理得地娶了土著姑娘愛塔,心安理得地讓愛塔養(yǎng)她,伺候他,臨死時強逼愛塔燒毀了一家賴以生存的祖業(yè),不顧妻兒的死活。他是個極端的自我主義者,身上不曾留下一絲人性的光輝和溫情。
但他又是一個曠世天才。他有非凡的勇氣。他敢于放棄優(yōu)渥的政券經(jīng)紀人生活,從倫敦逃到巴黎學畫。他可以無視身邊人的評價與非議,去追尋他心中的月亮,即使日子過得窮困潦倒,很多次瀕臨餓死,他仍然不以為意,生活在自己繪出的世界,用手中的畫面勾勒心中的伊甸園。他畫畫不是追求世俗意義的功成名就,他的創(chuàng)作不容任何人打擾。既使三餐不繼,他也不愿把畫賣給不懂欣賞他的人。他17年里創(chuàng)作不停,但他的作品或隨意送人,或束之高閣,或付之一炬。他的創(chuàng)作世界容不得他人,也容不得任何人情世故,他只忠于他的內(nèi)心。他冷眼看世界,不屑與一切功利世界為伍。他偏執(zhí),極端,同時又狂傲,自負。47歲,他在貧病交加中過世。他生前,畫作無人欣賞,他被當作瘋子,他死后,他的作品成為各拍賣行強購的對象,價值連城。
思特里克蘭德是幸福的嗎?應該是的。但他的女人們呢?
他的原配妻子能原諒他出軌,但不原諒他為了所謂的夢想拋棄她。當思特里克蘭德離家出走后,她盡力維護家庭在世俗社會的地位,寧愿編造個丈夫出軌的緋聞來換取社會的同情,維護所謂上流社會的面子;第二任情人勃朗什寧愿放棄死心塌地愛他的丈夫,去追尋飛蛾撲火的愛情,至死不悔。十七歲的愛塔情愿養(yǎng)他,做他有名無份的妻子,無條件為他當牛做馬,這是怎樣一群瘋狂的女人?
書中有不少歧視女性的言辭,這讓我很討厭毛姆。“愛情是一種疾病。女人是我享樂的工具,我對她們提出什么事業(yè)的助手,生活的侶伴這些要求非常討厭。”“我可是要揍你的。”“你要是不打我,我怎么知道你愛我呢?”我疑心毛姆有家暴傾向。
喜歡的生活就是最好的。如果有仰望星空,乘風破浪的勇氣,那就大膽向前,無懼世間流言蜚語,去大膽追求自己想要的生活;如果想過茍且偷安,寧靜淡泊的生活,就享受好每日的一粥一飯,珍惜眼前人,誰說這樣的人生就不是成功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