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中國自古以來就有“勤能補拙”的古訓,一直以來給了人們一個假象:學習之所以學不會學不好,原因就是人不夠勤快、練習不夠多、時間花費不夠,只要肯下功夫和肯花時間,去勤快學習,笨拙的人也能成才。這個理念跟西方最近流行的“一萬小時定律”不謀而合。
? ? ? ? 我們不否定要習得和掌握一門專業技能,離不開大量的練習,畢竟經驗告訴我們“熟能生巧”。但如果一味的強調和夸大“大量練習”的作用,甚至定義到“一萬小時定律”這種強度,就過之不及了。
? ? ? ? 試想一下,如果“一萬小時定律”就能成才和成功的話,生活中其實不缺乏這種肯花“一萬小時”的人。
? ? ? ? 比如,工廠流水線的工人整天定時定量的重復勞作,一天10個小時,差不多3~4年的時間就是一萬小時了,但他們并不能把日復一日不斷重復的大量練習轉化為自己的能力。
? ? ? ? 比如超市的收銀員,每天收錢和找錢,日復一日的重復動作,也沒能練就她們高超的心算能力。
? ? ? ? 比如穿梭于城市各個角落的的士司機和外賣小哥們,每天依舊重復著路線,僅僅是為了把目標人和物去接送和到達而已。
? ? ? ? “一萬小時定律”和“勤能補拙”都在單調強調大量練習的作用,可是卻忽視了練習要有的階段性目標,以及練習的難易程度,還有人們是否只要堅持了就可以了?然后能否做到不斷去堅持?
? ? ? ? 其實,真正行之有效的練習不是“一萬小時定律”,而是《刻意練習*如何從新手到大師》這本書的作者要給我們帶來的“刻意練習”這個全新的理念:只有有目標的練習、有及時反饋的練習、刻意的練習,才是有效的練習,才能讓人們從普通狀態,慢慢通過刻意練習,最終習得專業技能,變成“大師“,而不是所謂的“一萬小時定律”。我們要去了解這個真相,最終去利用好它。
? ? ? ? 最近我正在閱讀這本書,這本書一開始就有點打破我以往的一個認知,就是中國學生一直以來受到的傳統教育理念確實是“勤能補拙”這個理念,所以一直以來我們在習而不得要領的時候,往往會在內心不斷譴責自己不夠勤奮用功,時間花費不夠,卻依舊在這種不得章法中苦苦掙扎。最近這幾年西方流行的“一萬小時定律”似乎也在強調著這個理念。
? ? ? ? 而這本書用全新的視角給了我們“刻意練習”這個先進的理念,讓我們耳目一新的同時也能去正視自己,從而有信心去通過有效的“刻意練習”來改變自己,而不是總是糾結于自己是否達到“一萬個小時”了,是不是夠勤奮。
? ? ? ? 我想推薦這本書的一個重要原因就是它能幫助你破解了固有的想法,解決了你的困惑,并且告訴你正確有效的練習方法。這也是這本書一上市后就好評如潮的原因。
? ? ? ? 簡單地說,這本書就是一本指導實踐的好書,它向我們講述了刻意練習的原理以及實踐的方法,它最廣泛的意義就在于介紹了一種關于人類潛力的新思考方式,提醒著我們每個人都能擁有更大的力量來掌控自己的人生,但是我們以前卻從來沒有意識到。
? ? ? ? 以上就是我和大家分享的關于《刻意練習》這本書的一些看法,不知道你是不是有所收獲呢?
? ? ? ? 你可以仔細地去想一想,在你的工作或者是生活當中,有哪些地方可以通過刻意練習得到提高呢?
? ? ? ? 你是不是認同有天賦的人比普通人更容易在某個領域獲得成功呢?
? ? ? ? 如果你還有什么樣的想法或者是體會的話,歡迎你為這本書留言,我們一起來發現關于這本書更多的美好。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