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論語》中,“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此時家人未回,晚餐未用,我開始反思今天的合作學習教學.
? ? 今天上午,我運用了“謀殺法”(murder),讓孩子們同桌學習第一首字謎------
左邊綠,右邊紅,
左右相遇起涼風。
左邊喜歡及時雨,
右邊最怕火來攻。
? ? ? ?三分鐘后,我請一組同桌來展示,結果他們沒有猜出來,我當時以為是合作學習時沒有認真進行,所以,我又讓全班來一遍。可是同學們依然在展示環(huán)節(jié)出現問題。可是鈴聲已響了,無奈之下,我下課了。下午,我在全班講解詩句,大家才明白過來。緊接著,我有用此法,讓同學們學習第二首詩,結果,故事重演了!我的內心絕望極了……于是,我又開始講解起來.......
? ? ? ?這會兒,靜下心來反思,我知道自己錯在哪里了。孩子們的理解能力尚低,他們無法通過自己的討論、分析直接得出結論,我應該先引導,啟發(fā)孩子們對于每句話的理解,之后再進行合作學習,我想會結果應該會好些的。
? ? ?前蘇聯教育家維果茨基提出的兒童教育發(fā)展觀。他認為學生的發(fā)展有兩種水平:一種,是學生的現有水平,指獨立活動時所能達到的解決問題的水平;另一種,是學生可能的發(fā)展水平,也就是通過教學所獲得的潛力。兩者之間的差異就是最近發(fā)展區(qū)。我應著眼于學生的最近發(fā)展區(qū),為學生提供帶有難度的內容,調動學生的積極性,發(fā)揮其潛能,超越其最近發(fā)展區(qū)而達到下一發(fā)展階段的水平,而不是想當然的以為孩子們會自己搞定的。
?所以,明天在備課時,我必須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