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微信公眾號原文鏈接 ? ? ? ? ? ? ? ? ? ? ? ? ? ? ? ? ? ? ??序言
當我們滿懷憧憬的踏入大學的殿堂,宣告著我們“十年寒窗”過后的的最終結局。你、我、他、她,帶著各自不同的想法投入新的環境,相擁新的生活。
我們從未敢如此般勇敢的想象過我們自己,經歷過高考之后的我們竟會用曾今惡狠狠的鄙視那些流氓一樣的眼神來觀望鏡子前面的我們自己,那是對我們自己怎樣的一種諷刺與安慰。
那副落魄的嘴臉,是原本的自己么?
細細的沉思著這眼前的一切。
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那些古人的真實寫照。也成為了,只是我們生活中的一個小小的場景,那些為所謂的夢想磨筆霍霍向試卷的人生戰爭。
追憶那些挑燈夜讀,面對一道道題目,唾沫星子鋪頭蓋面著你、我、他(她)的戰斗場面。
現在,只能淡然一笑,轉身,罷了。
步入大學的你們,我的朋友們,你們擁有著自己怎樣的經歷,你們又在經歷之中獲得了什么樣的感受,感受過后,你們有什么想法么。
有誰,愿意與我分享分享么。
都說分享快樂,快樂加倍,分享痛苦,痛苦減半。
而在這個不大不小的年齡,在這個自己努力還是一無所有
的年代,我們忘卻了分享。我們總喜歡偷偷的一個人樂呵,一個人去擦拭我們疲憊的傷口。
為什么,那么曾今我們擁有過的美好友誼,那些我們一起為了一個字可以爭辯到滿臉通紅的關榮歲月;那些我們不顧學校法規而放肆抽煙喝酒談論人生的多少個夜晚;那些我們一起站在寒風凌烈的西北風中還談笑自若的顏面。
我們還會去回憶,而如今,大學,給了我們什么。
我感受到的是我們一起經過高考這座獨木橋之后的漸漸疏遠,不是空間的距離,而是我們心的遠離,想法的變遷,我們,若暗若明的失去了聯絡。
我們都知道,只是沒有人愿意說出來。
都說大學是一個小社會,我們的友誼不再那么的純情,可,為什么,那是我們的曾今啊,都不愿意再來一次?
步入大學的自己,多少,想法很多,也時刻在發生著變化,我無法去想象是誰創造了“計劃趕不上變化”這樣優秀的對比詞語。但我覺得他一定很偉大,異常異常。
總之,是的,我們的計劃,只有那么屈指可數的人可以用Ta的一只手來掰算著實現過了的計劃。
而Ta在我們面前所展示出來的光芒,那種榮耀,足以令我等有過諸多想法的心動主義者灼傷雙眼,永世不得光明。
總明白有那么一句名言;“人,不應該活在過去。”
是的,道理誰都會說,就像大學的我們,掛科之后,淡淡的告訴自己“goodgoodstudy,daydayup.”
回過頭了,坐在椅子上,打開電腦。
……
顯然,是個人都會明白那么一些人生的大道理,可就是沒有那么幾個人愿意行動。都樂意說著“心動不如行動”的話語,卻做著“行動不如心動”的實際行動。
所以,我們樂意去回憶那些試卷滿天飛的中學時代,特別是那個萬千人爭著前行的獨木橋—高三。
那不是證明我們是變態,是工作狂,喜歡那種那么忙忙碌碌的生活模式,而是,現在的生活,給了我們太多的空白,給了我們太多的時間去遐想,去促使我們成為一個“心動主義者”,而并非“行動主義者”。
我們的生活已無從去尋找一個充實自己的借口。
即便帶著多么深刻而沉痛的傷痕。
我們,仍舊很樂意,去,回味。
有人說,我們是不是有點自虐,有就有吧,誰的生活會像自己的模式一樣呢,反正我們自己已經習慣了,也習慣過了。
我,一樣的帶著傷痛去回味那些看似沒有煩惱的日子,或許比你的更加的的強烈,誰懂呢,這不是一張試卷,無法用分數來進行衡量。
雖然更加理智的那么一種想法在警醒我:“把握當下,才是王道。”
但是,我沒得選。就如同你深愛交往已久的女友突兀的和你說:“我們分手吧,分手吧,分手吧。”
始終覺得愛情沒有那么多的纏綿,更加沒有必要。
……
帶著深沉的回憶,我去拾起那一段青春錯過的屬于那個時期的“愛情”。或許這個時間很長,但我會一筆筆去書寫,書寫屬于我的青春故事,一筆一字,靜靜的書寫那三年的青春故事,高中回憶錄集即將開啟,敬請期待!
僅此祭奠我逝去的中學時代,愿與諸君共憶之。
? ? ? ? ? ? ? ? ? ? ? ? 你給我點的每一個贊,我都認真當成了晚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