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之于我,是用一年的時間,發現新的生命狀態。這種改變,構成了歲末回首時難以捕捉的不知不覺。
親密關系里所有的問題,都是偽裝過的禮物
讀研時,導師鼓勵我們要“練習戀愛”。因為親密關系本身具有療愈功能,判斷一段戀情是好是壞的標準,不在于結果是否圓滿,而在于這段戀情是否可以“治好你的舊傷”。
每個人都有“舊傷”,它可能源自童年時期的被忽視、被挑剔、被苛責。但沒有人的童年是沒有”創傷“的,從這個角度來說 ,”舊傷“并不可怕。真正可怕的,是我們缺少對它的覺察。
找到自己在親密關系中情緒爆發的幾個時刻,看看他們之間是否有共同點,如果有共同點,那說明大概率你要為自己的情緒失控負起責任。例如,我發現我情緒失控的時間點,一般在某個節日。在重要的日子----生日、周年、情人節、哪怕是勞動節,我希望被認真對待,如果對方的表現沒有達到我的預期,我就很容易陷入負面情緒里,就像小時候那樣。對我而言,這個發現是一個非常重要的覺察。以前我總是抱怨,為什么”你一到關鍵時候就掉鏈子“?但我又何嘗不是”一到關鍵時候就把標準提高8度呢“?
當我意識到并不是對方不愛自己、而是我過分看重節日的時候,我們就可以愉快地度過每一個節日了。此后,你甚至可以把你的分析過程告訴對方,讓他知道你的想法和感受,有心的另一半,會更好的保護你的感受。
此外,我們還會不自覺的把父母的互動方式以及我們與父母的互動方式帶入到親密關系中。因為太熟悉了,以至于難以覺察。冷戰,是我最痛恨的處理問題的方式,但我從來沒有意識到我是一個擅長冷戰的高手。直到男友很耐心地對我說”我們需要討論一下這個問題,冷戰是沒用的“,我才突然意識到----此刻,我正在發起冷戰。做一件自己痛恨的事情所帶來的沖擊是非常大的,這種爆裂的沖擊感,就是改變的前提。
都想去看世界,可你是否有擁有看世界的眼光?
2019,依舊向往遠方、步履不停。
5月,從北到南縱貫寶島臺灣,臺北、日月潭、高雄、墾丁、淡水,在臺灣同胞嗲嗲的語調中追尋《放羊的星星》、《惡作劇之吻》、《轉角遇到愛》的童年記憶。7月,奔赴美屬塞班島,沐浴日光、追逐海浪,數次驚嘆于日落時天空的魔幻傳奇。10月,接受甘南藏域之秋的洗禮,五彩的經幡隨風飄揚,碧藍的天空沁人心脾。11月,初次踏上齊魯大地,和好友在寒風中絮絮叨叨,卻留下溫暖的獨家記憶。12月,去尋找李健的貝加爾湖畔,讓兩個人的篝火照亮整個夜晚。
2019,不愿只做個臨時郵差。
”在中國崛起的時候,我們跟整個世界的溝通語言只有消費的語言,這種單一的語言讓我們觸目驚心,我們對其他國家的文化、歷史、宗教、藝術、文學都有巨大的漠視“。在讀余秋雨的《文明之旅》時,深深向往他的旅行----行與思相結合,在建筑里嗅到歷史的氣息,在街道上看出文明的脈絡,用走過的萬里路來檢驗讀過的萬卷書,再形成個人的獨特體驗感,真正的豐富生活、滋養生命。
經驗不可傳遞,除非有體驗
校招是企業培養人才的重要起點,尤其是在當前的互聯網環境下----行業格局基本定型,頭部人才在有限的范圍內流動。好消息是,就那么幾家公司和你搶人;壞消息是,爭取頭部同學在畢業后的加入變得尤為重要。如果企業不能爭取足夠多、足夠優秀的應屆生加入,就會變相增加社招的難度----頭部人才主動離職的意愿比較低,除非是機會特別好或者實在待不下去,不然不會輕易跳槽。
得出這個結論很簡單,但在實際的校招過程中,為了說服同學們加入公司,所耗費巨大。無論是誰的親身經歷、誰的血淚教訓,只要不是他自己的,他就很難相信。”我們懂得很多道理,卻依舊過不好這一生“,這是自然。只要這些道理不是自己親身經歷得出的,就僅僅是道理而已,指導我們生活的,是那些我們堅信的東西。
”5歲覺得游泳難,放棄游泳,到18歲遇到一個你喜歡的人約你去游泳,你只好說我不會;18歲覺得英文難,放棄英文,28歲出現一個很棒但要會英文的工作,你只好說我不會“。
巧的是,蔡康永所舉的這兩個例子,今年都被我都遇到了。我想過很多次,如果5年前我第一次看到這句話的時候,我就行動--練口語、學游泳,現在會不會是另外一番光景?現在,只能靠那些尷尬的片段驅使我行動、做出改變;好在為時不晚。
愛豆就在身邊,致敬每個人的高光時刻
Miss.Yang:理想的團隊是,你把你已經會的東西教給新人去做,騰出手探索你不會的,之后把新學會的東西教給別人做,你再去探索未知的領域,這樣,團隊的所有人都能成長、進步。
Mr.Cheng:幸福很簡單,不用去遠方。兩個人在家,你拍我一下,我還你一下,就很幸福。
Ms.Wen:如果我們把心理學的知識撿起來,用同理心看待每件事,從利他的角度去思考,情緒就能很快地調整過來。
Mr.Li:審思開明。做決策的時候,要懷抱開放的心態、多方面聽取意見,然后要克服本能的”快思考“,謹慎的考慮各種可能(可以閱讀《思考,快與慢》)。
Mr.Wang:旅行目的地的選擇有講究--比如先去甘南、再去稻城亞丁、再去西藏,這樣,每次你都會看到更美的風景;去過西藏,再看亞丁,就不再會有震撼的感覺。(有點像”五岳歸來不看山,黃山歸來不看岳“的意思)
Miss.Liu:沒有拉黑、沒有刪好友、也沒有屏蔽,但是曾經的好朋友就是不聯系了。越長大,越可能遇到這樣的事情。朋友之間,又何嘗不是要且行且珍惜呢。
Mr.Guo:我看到一位魔術師可以流暢地用英語和外國魔術師交流,當時我就想”如果我能像他一樣就好了“。于是我就開始學英語,堅持到現在3年了,雖然會占據大量的時間和精力,但是我做到了。
謹以此篇,告別2019。感恩每一個出現在我生命里的人、每一個帶給我啟發的人、每一個人陪伴我成長的人。
謹以此篇,迎接2020。即便新的一年仍舊充滿不確定性,也要為了明天不止于遐想而朝夕不懈,成就更好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