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今天讀到一則新聞,大意是騰訊某面試官對待面試者言語不好,留下負面影響。有人評價那是個人行為,與公司無關。但大多數評論者只認公司,認為這就是你騰訊的行為!可見一個人的行為對整個公司的對外形象影響是多么的大;如果到國外,一個人的行為甚至代表是整個國家的形象。
? ? 其實吧,一個公司怎么樣,并不是上了新聞才知道,我所在的城市無錫,說大不大說小不小,根據“物以類聚人以群分”的規則,工廠里上班的人圈子里也幾乎是工廠上班的,哪個公司好啊壞啊,什么風吹草動的,口口相傳也都會知道了。我道聽途說來的一些有感觸的人物事件,當然真實性無法考證,但是無風不起浪啊,有本才會有面嘛。這個社會就是這樣,公司頂級人才的高風亮節不會被傳頌,奇葩的行徑倒是傳播的非常快,而且會越描越黑。
? ? ? 有人提到一個某公司女報關員,40歲未婚,活潑可愛,閑暇之時兩腿叉開翹在開放式辦公室的桌上,人愜意地斜坐在椅子上---別人都不忍直視,因為一扭頭就看到那個40歲大姑娘兩腿之間的樣子。它自詡曾經給在新區某排名前十的公司干過,所以到了一個不知名的小公司覺得小公司高攀了她,成天在公司釋放負能量,說我原來公司多好多好現在公司多壞多壞;整個辦公室就聽她一個人因為工作事情”啊,啊”大呼小叫。物流公司偶爾因工作關系來會過面后,讓人家把送的禮品直接放在前臺,下班大搖大擺一路提上班車帶回家,引得其他同事議論紛紛:“看到的你拿一兩次,沒看到的不知道收了多少。”如果有人不經意間和她工作理念不同,就開始瘋狂報復人家,不光暗測測的搞還聯合其她同事一起針對人家,各種不配合別人的工作,看到別人急的焦頭爛額的樣子哈哈大笑,其行為低級荒唐可笑缺乏職業操守。人們傳播流言的時候,通常會從大齡未婚女青年話題開始,然后就以她為例子說大齡女青年怎樣;說到報關行業,就會想起這個人吃拿;說到某公司招聘,一打聽居然有這么個人,馬上猶豫自己進去了會不會被拉低層次……….
? ? ? 又比如某A公司和B C幾家公司共用一個食堂。一日午飯時間,A公司一美女在食堂餛飩窗口排隊等候,第一鍋分配給了前面6個人,輪到她就沒有了,繼續等待第二鍋,美女有點不耐煩了,食堂阿姨加加水,再攪一攪,防止粘鍋,美女生氣了:“我都等了十幾分鐘了,什么時候好,一會加水,一會加水,讓人怎么吃啊?老娘不吃了!”說完把盤子使勁摔在窗口,氣呼呼的走了,阿尷尬的招呼著“馬上就好,馬上就好。”排在美女后面的十幾個人都傻了,大家面面相覷,然后互相笑起來了。工作原本就很枯燥無味,這下大家終于找到談資了,并把美女扒了低朝天,A公司的,采購部,海外大學畢業….吃飯聊聊,下班后在廠車上聊聊,遇到朋友聚會又聊聊并加以評論:國外大學畢業的人也就這樣的素質啊,居然和燒飯阿姨發脾氣。或者是,長得漂亮的女人不好惹哦,脾氣都很臭,然后就引出來這個美女和食堂的阿姨置氣的事例……
? ? ? 最多的風言風語就是各種艷聞,某某公司誰誰婚外情,誰誰和不正當男女關系。人們饒有興趣的傳來傳去。最后人物都沒了,就直接提公司名了,說到這個公司就說這家公司里有個什么事情有個什么另類的人物,這些負面人物和事件就成了這個公司的代言了。
? ? ? 現在很多公司大多只注重員工能力的培養,聘用的時候也只側重能力,故而沒有考慮過一個員工行為會給公司帶來什么影響,簡單粗暴的認為這個人會干活就行,就算員工的行為再差也不會進行教育,認為那是員工的“私事”。我曾就職某世界500強企業就不一樣,公司非常注重員工的行為教育,每年強制性培訓一門叫做《我們的責任原則》,內容涉及道德規范等。如果在規定時間沒學完,人事會一直找你的老板,找老板的老板。“Behavior(行為)”甚至是個人的考評之一。公司此舉的確效果很好,公司的工作氛圍不錯,員工的責任心也很強,公司的人才是各大獵頭公司爭取的對象。
? ? ? ? 其實說到底還是要靠個人自律,在任何場合都必須注重自己的言行,在外面帶給公司的是負面影響,從根本上講對個人發展也是不利的。說的通俗一點,極差行為的人,是沒有教養的表現,如果爸媽不會教育,讓社會來教育你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