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8-10? 星期五? 太陽公公時隱時現
01.
我還記得到目前為止,自己曾今寫過的最長的一篇作文——《悲劇的力量》。
那是高中,偶然間,在一本音樂書上看到了魯迅先生的一句話。
“悲劇,就是把美好的東西毀給別人看。”
生離是悲劇,死別是悲劇,但往往能夠永久流傳也是悲劇。
我知道這世間最為不缺的就是這真摯的情感,但我卻覺得這尤為珍貴。
所以關于文中作者所說的:
“我知道情感很渺小既不輝煌,也不壯烈,只是一個小小的片段。”
“我也知道這篇看起來跟無聊,很枯燥,很平淡,沒有玄妙的世界和異彩紛呈的思想。”
我卻是極為不贊同的。
情感不渺小,很壯烈。
人有時候,很脆弱,脆弱到隨便摔一跤就殘疾了,脆弱到抵抗不了一個細菌一個病毒。
但是,我們看到的他們依然很驕傲,依然昂首挺胸。
像一棵樹,不卑不亢。
我想這驕傲,昂首挺胸的背后一定是某一種情感的力量在支撐著他們。
02.
曾經跟朋友一起看《滾蛋吧,腫瘤君》。
有些事情,還沒開始,我們就知道了結果。
但是,就像我們并不能讓時間走得慢一點一樣,我們無法改變注定的結果。
但若不是我們獨自面對這一切,有家人的陪伴,朋友的呵護,那么我們也能很自信說一句“有什么大不了的,生命雖比別人短,但是該擁有的我不是都有嗎”。
03.
這一篇,一點也不無聊,即使沒有玄妙的世界和異彩紛呈的思想。
不管是殺戮動物還是生命盡頭等等,他們帶給我的是一些我以前不知道的東西,以前從來沒有觸及過的東西,他們讓我知道原來這世界上存在如此奇思妙想的人,但那離我很遙遠。
這一篇不一樣,很貼近,觸手可及。
我在想,如果我是這位老奶奶的孩子,我可能不會愿意把她送去醫院接受治療,因為我寧可相信她是清醒的,只是不愿意走出來而已。
如果說讓她清醒的,在沒有丈夫的陪伴下,孤獨的過完余生,我倒是希望她能在自己的世界里,感受自己與心愛之人的點滴快樂。
04.
在我上高一的時候,奶奶去世了,毫無征兆。在我印象里,奶奶很少吃藥,身體很健康。
可就是如此健康的奶奶,突然丟下爺爺一個人就走了。
小時候,跟爺爺奶奶一起生活,周末的時候,總聽爺爺奶奶講他們那個年代,那個 60年,那個饑荒年代,說的激動時,爺爺奶奶還會給我們表演,復現當年的情景,那時候就覺得爺爺奶奶感情真好,一輩子那么長。
奶奶去世之后,房子一下子就空了,周末回家,爸爸總會叫我們去爺爺家,陪爺爺說說話。
爺爺奶奶早上起來有喝茶的習慣, 在陪爺爺的時候,爺爺總是跟我說,這杯茶你喝了,你奶奶在的時候,也是這樣的。
我知道這杯茶是屬于奶奶的,即使奶奶不在了,爺爺也會把奶奶的那份煮出來。
有一次,爺爺要我陪他去爬山,我說爺爺你身體不好,就別爬了。爺爺沒理我,只是往前走,我只好跟著。
?到了山頂,爺爺盯著一個方向看了好久,說:“這個方向看過去,正好看到你奶奶的墓地。” 那個時候的爺爺已經86歲了。
奶奶是我這個世界上最愛的奶奶,聽到爺爺這么說,我突然想責怪奶奶為何如此狠心, 留下爺爺一人,多寂寞。
可是那么溫柔,那么慈祥,那么溫暖的奶奶,怎么舍得責怪。
這樣深情的爺爺,又怎能不讓人心疼。
“往后余生: 風雪是你,平淡是你; 清貧是你,榮華是你; 心底溫柔是你, 目光所至也是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