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很多媽媽一樣,遇到孩子生病就很焦慮。
前幾天娃,早晚流清鼻涕,白天不流鼻涕,我比較敏感,很快就發現了。我判斷是感冒第一階段,寒邪入體。第二天晚上用紫蘇水泡腳,小孩并不是那么配合,沒有泡夠時間,未及汗解,紫蘇水完全也是不喝的。
(之前讀過文章的小伙伴都知道在感冒的第一階段,寒邪在體膚表面,如果能夠用微微出汗的方式,就可以把寒氣帶出來,感冒就好了。)
擔心過了幾天,孩子偶爾咳嗽,我知道第一階段沒有控制住,已經進入第二階段了(外寒里熱)。于是帶她去看了西醫。中藥10個月小孩根本不吃。西醫診斷:過敏性鼻炎(我保持中立,我認為早晚流鼻涕,白天不流,是白天陽氣充足,曬曬太陽身體暖和過來,和泡腳是一樣的,只不過都沒到出汗的程度,所以皮膚還是有寒)
這西醫的藥吃了3天,一點沒好轉,反而更加嚴重,有痰,咳嗽,鼻涕變成黃色,肺部能感覺有核磁核磁的聲音,已經進入比較嚴重的程度,第三階段,寒熱交替。
吃藥三天不見效,流黃鼻涕,第六日有喘息,肺部核磁核磁。
那個時候我已經非常焦慮了。所以早晨6:00就起來去醫院排隊掛號。最近因為節氣變化,生病的小孩很多,所以排隊看病的家長也非常多。
正排隊廳里有人說已經搶到了xx主任的加號。頓時人群開始涌動,一小波人已經開始奔跑,到護士站拿加號。我也跟著一路狂奔,爬樓梯,跟百米賽跑一樣,有人跑得快,超過了我,我心里好著急。結果,上去之后聽說是x主任只給了幾個號,已經發完了。
垂頭喪氣的回到排隊的地方。擔心這么多人,如果不能掛到號怎么辦呢?排隊的時候聽到有的家長,今天又來掛x主任的號,之一個就在這醫院掛的專家,娃沒好,今天特意來掛x主任的號。又一陣緊張。
這么說,我我好像是x主任的拖一樣。還真不是。她不認識我,如果認識我,我還用排隊嗎?這個只是為了體現給孩子看病,家長付出的努力,以及想要孩子就診康復迫切的心情。
比較幸運的是我掛到了專家號。等到奶奶把小孩送到醫院,驗完血,醫生用聽診器聽完診斷為支氣管炎,細菌病毒都有。本來是感冒,結果成支氣管炎了。
醫生給了兩個方案,一個是掛水,另外一個是先吃藥,觀察兩天,如果還不好就繼續來復診掛水。
我選擇了第2個方案。配了頭孢,金振口服液,肺熱咳喘顆粒。回家已經都12點多了。
心里還是不放心,于是在專業推拿師那又充值,讓奶奶下午帶孩子去推拿。
惴惴不安中過了兩天。每天都去專業推拿師那推拿。肺部核磁核磁聲音變短變小,鼻涕變白,有咳嗽,吃奶粉后咳嗽多。
又過一天,沒有明顯的核磁核磁聲。把寒涼的藥換成風寒感冒的藥+頭孢。
這次孩子生病給我很大的經驗和教訓:
1.要第一時間采取措施。當晚就應該泡腳,而不是等到第二天。不能因為孩子哭鬧就心軟,比如他泡腳的時候哭鬧,應該堅持到發汗。
2.吃藥一兩天不見好趕緊換醫生。不要拖到藥吃完,病情嚴重了再去就診。不要耽誤了孩子。
3.如果自己判斷不準,推拿孩子也不配合,要花錢找專業的推拿師。畢竟非專業人士經驗不足,面對的只是自己小孩,頂多加上其他親戚朋友幾個小孩的經驗。專業的推拿師一天要推好幾個孩子,一年下來要推幾千個上完個孩子。經驗豐富,判斷準確,手法嫻熟。
愿孩子健康平安快樂成長。你的孩子也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