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不是曾經活在“別人家孩子”的陰影里?你是不是也經常覺得別人過得比自己好,“羨慕別人的老公”,“別人的房子”,“別人的包包”?然后問自己,為什么只有我羨慕別人的份?
看過的一部日劇《總覺得鄰家更幸福》,用生活在同一屋檐下的四個家庭,完全不同的四種生活方式,展示了什么叫做“鄰家月更圓”。
表面上看,每家人都很幸福,夫妻和情侶都很恩愛,每家人都互相羨慕著,可實際上,家家都有難念的經。
卞之琳說過:你站在橋上看風景,看風景的人在樓上看你。
是的,走在生活的風雨旅程中,當你羨慕別人住著高樓大廈時,也許瑟縮在墻角的人,正羨慕你有一座可以遮風的草屋。
當你羨慕別人坐在豪華車里,而失意于自己在地上行走時,也許躺在病床上的人,正羨慕你還可以自由行走……
有很多時候,我們往往不知道,自己在欣賞別人的時候,自己也成了別人眼中的風景。
我們總覺得別人比自己幸福,卻忘了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生活方式,也許當你活成了別人的樣子,才明白各有各的辛苦,因為幸福和辛苦總是結伴而行的。
你的不高興,別人有時候是看不到的,因為你在隱藏。當你看到別人比你更高興或不高興,也許他也只表現你看到的一面。所以,有很多生病的、失業的人,把你的安靜,作為生活的目標。而這些人,對于那些生命即將終結的人來說,僅僅能夠活著就足以讓他們羨慕的了。
你羨慕我的朝九晚五,下班之后就不用愁別的事情,我還羨慕你的自由職業,不用上班,大把空閑呢?
我見過很多次公園里的環衛工人,他們的衣服很臟,他們的帽子磨損了,他們的臉出汗了。他們看起來很辛苦,有時會為他們感到難過。但很多時候,他們中的許多人常常坐在一輛小垃圾車旁或公園里的石凳上,拿著收音機,無憂無慮地聽,或只是大聲唱歌。即使聲音是那么的格格不入,他們依然悠閑自滿,無需掩飾喜悅和滿足。
對他們來說,他們有工作、優美的環境、輕松的任務、工作、下班后的休息、食物和衣服,并且在工作中享受公園的景色。他們沒有什么可擔心的,當然,他們會很高興的。與環衛工人相比,有多少人工作更好,環境更好,工資更高,衣服、食物、住房和交通更體面,但他們也不一定就是開心的幸福的。
事實上,人生如一本厚重的書,有些書是沒有主角的,因為我們忽視了自我。有些書是沒有線索的,因為我們迷失了自我。有些書是沒有內容的,因為我們埋沒了自我……
羨慕,會讓我們忘記自己所擁有的一切,所擁有的幸福,另一方面也能讓我們更有動力接近幸福。
一生輾轉千萬里,莫問成敗重幾許。得之坦然,失之淡然。
與其在別人的輝煌里仰望,不如親手點亮自己內心的燈,揚帆遠航,把握最真實的自己,才會更深刻地解讀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