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和一個渴望遇到更好自己但又有很多困惑的的師妹聊了很久,發(fā)現(xiàn)她所訴說的好多困惑也曾經(jīng)是我遇到的一些成長羈絆,因此我打算把我們的聊天梗概記錄下來,送給那些也有類似疑惑的師弟師妹們。
問:我有列計劃的習慣,常常會在行動前把前前后后安排好。但是我發(fā)現(xiàn)如果有一天我拖拉了,計劃的第一項沒有完成,就會很懊悔,然后后面的事項也進行不下去啦,甚至有時候會強迫自己重新開始。怎么走出這種困境?
答:這是完美主義者的一個典型表現(xiàn)。要走出上述困境,不同人可能有不同方法。當初我有效擺脫上述困境的方法就是:
一方面,在面臨上項任務沒完成,下項任務又懊悔地做不下去時,此時最重要地就是擺脫惡心循環(huán)地自我抵觸心理,而擺脫這種心理地一個好辦法就是立即行動。從待辦清單中立即找一件不是很困難地事項,讓自己動起來,這樣子可以轉移自己的注意力,心情也有了改觀,而且也有可能在做新事情地過程中發(fā)現(xiàn)剛才那件事情可以有更高效地完成方式呢。
另一方面就是在列計劃上,需要有彈性。在自己的上一項任務沒有按時完成地時候,可以把它的時間完美地與下一項事情接合。而且要在心理上告訴自己,我要提高效率,把之前缺的補回來。
問:我有參加社團,也有當干部,也有對自己的各方面有所要求,但是發(fā)現(xiàn)沒有什么事項可以讓我引以為豪,有成就感的事情,怎么辦?
答:我們常常會聽到長輩們講“要專注只做一件事”,“貪多嚼不爛”之類的話,但任何理論都是有適用范圍的。很多事情我們會有好幾件事情纏身。此時,我們?nèi)绻胱屪约鹤龀鳇c兒成就,就得學會運用“四象限法則“(布吉島就百度)。時刻要有自己的主線,從所有事項中剝離出那件對未來幾年自己有意義的一件,作為主線,然后把注意力放在主線身上,而其他那些不重要但緊急或者不重要不緊急的事情就學會分批次完成或舍去。最后想說一句話:你的注意力在哪里,你的能量就在哪里。
問:有人認為:“沒有夢,仍然可以活在世界上,那我為什么要折騰?要去做個有夢的人?“
答:夢想可以說是一種“未來想象”,也可以說是一種“使命感”,自己想變成的樣子,或者自己做不到的樣子,也許都可以稱之為夢想。假如自己沒有明確的前進方向,一切會變得如何呢?“總之,先拿個駕照吧”,“總之,先以爭取上位位目標吧”,“總之,先念英文吧”..這和猴山里的猴子一樣,看能不能盡量爬到猴山頂端去。“為什么你要以登上猴山頂為目標呢?”“因為其他猴子也這樣啊!”這種現(xiàn)象我們可以稱之為“總之病”,表面上看似很有信心,其實根本就迷失了自己。患有“總之病”的人最可悲的一點就是她們沒有一點兒自覺。沒有夢想的人,當他們回顧自己的人生時,就會覺得“當時,沒有這樣子就好了”,如此一來,人生就被浪費了。
問:我有愿景去追逐,我發(fā)現(xiàn)自己行動力弱,堅持力也差怎么辦?
答:找跟自己同頻的人定期進行同修會吧。我建議你去網(wǎng)上了解了解“行動派”,它是一個正能量的社群,你在那里可以在全國范圍搜尋和自己一樣的同頻人,然后在集體中前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