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柳是我的鄰居,現在也成了我的閨密,我們一起聊天,一起喝茶,一起品酒,一起在簡書上寫文章,還要相互督促,一起參加日更,共讀一本好書,然后分享各自的感受。
我們以前在一起的時候,主要交流育兒方法,怎樣和孩子更好的相處,(因我女兒比她家寶貝大三歲多,從小一起長大,倆孩子也成了好朋友),現在見面聊的最多的話題,就是關于怎樣寫出好文章,因為她有豐厚的文化底蘊,文章寫的細膩,剛開始寫文章就上榜了,跟著她我也慢慢進步了。(有點小自戀)。
前幾天她寫了一篇文章《鑰匙》讓我很感動。
我們單元一共有十戶,其中三個朋友都把鑰匙放在了她家,是我們對她的信任,而粗心的我竟然沒有意識到,鑰匙放她家我是方便了,而她卻為我操碎了心,因為在生活中我是一個不拘小節,大大咧咧的人,經常是出門的時候,只把外面的防盜門鎖了,里邊的門就沒有鎖,她是一個很細心的人,每次經過我家門口都會往里面張望,擔心我家的安全。
自從我把鑰匙放在她家,我心里特別踏實,每次出門不再擔心會把鑰匙鎖屋里,在外面的時候也不用擔心突然下雨,家里的窗戶還開著,不怕雨水會飄灑在房間。
當我回老家或者旅游的時候,提前一天就會告訴她,讓她幫我把窗戶幫我打開通風,在我心里,她就像一個姐姐包容我。
她在鑰匙中有一段原話是這樣寫的
想起了孫藝洲演繹的小品《鑰匙》。小品講述的是“鄰里對面不相識,怪招頻出藏鑰匙。”
鄰居之間雖然只有一墻之隔,可是心卻隔著千山萬水,相處多少年擦肩而過都不打招呼。寧愿想出各種辦法,把鑰匙藏在地墊里,配電箱里,奶箱里、報箱里,都不會把鑰匙放在鄰居家里。
也常有人感慨世態炎涼,人情涼薄,人與人之間互相設防。即使樓上樓下或對門住的鄰居,也常因為一點小事,鬧得不可開交。有相互謾罵的,有指桑罵槐的、有堵鎖眼兒的、也有對博公堂的……
反觀我們的鄰里關系,相處的特別融洽,孩子們小的時候,她們在樓下一起游戲,我們在旁邊聊天,分享各自的育兒心得。
因為孩子的原因,我們結緣相識,現在就像一家人,誰有事大家都會幫忙,有人覺得不好意思麻煩別人,其實我覺得真正好的關系就是麻煩來的,今天你麻煩我,明天我找你幫忙,關系會越來越好,心也會越來越近。
小時候,媽媽常說:“遠親不如近鄰,近鄰不如對門,”像我們漂泊在外的人,親人都不在身邊,而鄰居就是我們最親的人,如果有什么事情,只要叫一聲,她們肯定會比自己的親人來的更快。
我們每個人都希望被看到,也希望被真誠對待,只要打開心門走出去,就會收獲良好的關系。
畢淑敏說:“生命有裂縫,陽光才能照進來”。若你不敞開心扉,誰也走不進你的心里,若你不打開心窗,陽光不會落在你的心底。不管世事變幻滄海桑田,我們都要在陽光下,平淡的生活。以清凈心看世界,用歡喜心過生活。即便外界風雨交加,即使誘惑琳瑯滿目,也要學會內心風平浪靜。
所以, “人生哪能多如意,萬事只求半稱心。” 人生這一輩子,開心不開心,都在于你怎么去看待生活,怎么去接納世界。萬事看開一點,露出一些接納美好的縫隙,生活別太計較,留一些余地,盛放幸福,那么,你的生活一定會越來越好,人生會越來越美麗。
真誠的對待身邊的人,感恩遇見,以后的人生路,我們相互做伴,一起走,開心時與你分享,傷心時有你陪伴,只想說:“認識你,真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