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這個社會環境,真是浮躁的沒的說。
打開手機,各處都在推送“21天養成XX習慣”,“堅持7天,讓XX不是夢”。諸如此類的標題,讓更多浮躁的人更浮躁,讓不浮躁的人也開始浮躁起來,想要找到一片凈土還真是有點困難。
當然,我也不例外,也加入了這個浮躁的大軍。只是專注于養成各種好習慣,然而,大部分都是三分鐘熱度,無疾而終。于是乎,直到現在,都沒有什么可以拿得出手的好習慣。
在這個拆書訓練營里面,這周的拆解讓我懂了一個道理:克服掉自身的壞習慣比一門心思培養好習慣更重要。
1、壞習慣影響比好習慣更大
有時候我們只顧著養成好習慣了,卻忽略了自身的一些壞習慣。其實,有時候克服自己的一個壞習慣的好處遠遠比養成一個好習慣帶來的更多。我們身上的壞習慣不止是對自己有影響,也會對身邊的人產生不好的影響。有句話這么說的:“就算對人有千般好,也抵不過一次壞”。也就是說,你的很多好習慣給周圍帶來的影響或許都抵不過你的一個壞習慣對別人的影響。大部分人都是很容易并且很樂意去發現別人的缺點,而忽略別人的優點。所以,克服身上的壞習慣是非常重要的事情。
2、很多壞習慣隱秘而不自知
有些壞習慣我們不自知,因為是習慣嘛,已經自然而然的發生了。這個時候就需要借助身邊的人來給我們做些反饋,通過我們所觀察到的問題,來針對性的向別人請教如何才能做的更好。當然了,我們應該找到能夠真誠的給我們反饋的人,不會諷刺我們不當的行為,只是就事論事的提出。為了防止別人的有話不好意思說,可以采用匿名的方式進行電子問卷調查。
3、依靠別人同時也要靠自己
除了有針對性的主動邀請別人給我們提出意見之外,還有一種更為主動的方式,那就是自己多多留意日常生活中溝通障礙的場景,看看別人的反應是不是因為自己的行為造成的?通過感知溝通對方的行為細節,來反思自己的行為習慣。
4、改善習慣前尋求別人意見
除了在事后反饋之外,還可以在行動之前就征求別人的意見。這就好比在行動之前制定的行動計劃,但是相對于自己制定的行動計劃來說,這個是從別人那里反饋來的,可以更有針對性,也可以更好的規避風險,讓行動更有效率。
5、找一個可以陪你堅持的人
習慣的培養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需要時間的。在這個過程中,每個人都會有放棄的想法,因為堅持一件事其實并不容易。這個時候就需要找人來監督,人總是需要點壓力才會更有動力,所以,找到這個能真正關心自己的利益的人,堅持向他反饋每天的情況,通過相互之間的鼓勵和監督,在執行的路上就不會輕易放棄自己所要堅持的事情了。
在沒有啥可以炫耀的好習慣之前,專注于解決自身壞習慣,像升級打怪一樣,一個一個消滅到自己能夠發現的壞習慣,其實也是一件很有樂趣的事情。在堅持的路上需要讓人幫忙反饋,也需要讓人幫忙監督,這無形中也加深了彼此之間的聯系。
壞人,好人,都是人。把壞人消滅就能獲得和平,好人只是讓和平更和平。
壞習慣,好習慣,都是習慣。消滅壞習慣是雪中送炭,好習慣則是錦上添花。
六子的書房,成長的課堂!
如果對您有幫助,請動動小手點個喜歡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