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回答這個問題之前,請先考慮這樣一個問題,
“你是如何努力的?”
——“我工作很努力啊,我起早貪黑,按領導要求完成工作,還經常周末加班!”
——“我學習很努力啊,學習很認真,每天除了完成課內的作業(yè),還做了很多課外的補習題!”
——“我每天給家人做了飯才去上班,回來還收拾衛(wèi)生,我活的很努力?!?/p>
照這樣來看,似乎每個人都很努力,并且聽起來,這種努力很費力,很累!
接著,請回答第二個問題,
“你的努力是否讓你變得比以前更好了,還是變得離夢想越來越遠?”
是不是尷尬地發(fā)現(xiàn),我們一直以來所謂的這種努力反而讓工作變得越來越煩心,讓生活變得越來越“一地雞毛”,讓學習變得了然無趣。
瞬間頓悟——??!一直以來我真的算不上真正的努力過。
遙想當年,研究生畢業(yè)的我滿懷期待地入職,一腔熱血地投入每一項工作,每天勤勤懇懇,鞠躬盡瘁地完成每一項工作,期待著有一天能夠飛黃騰達。(有木有和我一樣擁有如此 遠大抱負 (bai ri zuo meng)的?
結果呢,只恨現(xiàn)實是如此骨感,永遠被做不完的文案和干不完的勤雜圍繞著,哪里還是當初理想中的樣子,只剩下一地雞毛等著我慢慢撿起。
于是,我每天都在枯燥、疲憊和煩悶中糾結著是否要辭職,卻要經常告誡自己“不得不”,這三個字,仿佛已經快要壓垮我肥胖的身軀。
當我以為我就要這樣渾渾噩噩地過下半輩子時,卻很慶幸,在一個閑來無事的晚上在書架上拆開了《精進:如何成為一個很厲害的人》,這本在書架上積攢了兩年灰塵的書。
奇跡發(fā)生了······
采桐老師對于努力的定義似乎和我的大相徑庭,他認為的努力不是單純的堅持做一件讓自己很累的事情,而是學習一些重要的策略,在自己專注的領域中,發(fā)揮優(yōu)勢,不斷地升級打怪,最后獲得提升和飛躍。
有木有和我一樣很期待,有木有很憧憬,未來咱也是有希望站在人流頂端的人啦!
說了半天,言歸正傳,到底采桐老師如何能幫助我們成為更厲害的人?
TIP 1? ?優(yōu)勢擴大
我們首先要找到自己不同于他人的優(yōu)勢,這是你未來在職場甚至社會立足的重要資本。
傳統(tǒng)意義的“木桶理論”一直都將我們的思想禁錮在要均衡發(fā)展上,可是有幾個老板會放棄某一方面高精尖的人才而去選擇一個平平庸庸混日子的呢?
所以,將自己的優(yōu)勢充分展示才是王道,寫作、培訓、人際溝通、管理······盡可能地去挖掘自己的長處,
這將有助于我們確定目標和方向,做出對于未來發(fā)展的規(guī)劃。
TIP 2? ?堅持or放棄
當你感嘆別人如此成功的時候,有沒有反思過對于自己想做的事情,有很多時候總是淺嘗輒止,就像跳舞一般游走在每個舞臺的邊緣,當知道走向舞臺中間需要花費更多的時間和力氣時,平淡和放棄成了最后的選擇。
在這個時候,不要告訴自己“我不擅長”,“我做不好”,這樣的論斷只能削弱自信,讓我們更加退縮。
不妨嘗試多問問“我怎么做才能達成××目標”,“從他們的身上我可以學習到什么”,啟發(fā)式提問往往更能夠促進我們思考。
TIP 3? ?斷舍離
你難道真的以為自己可以同時把幾件事都做到完美嗎?
人的精力都是有限的,意志力都是會慢慢會磨滅的,當你執(zhí)著于將每件事都做到極致的時候,總會有個聲音跳出來告訴你“差不多就行了”。
此刻,你該怎么辦?是繼續(xù)疲勞地堅持著,最后把自己累垮?還是就此放棄,喝一杯茶繼續(xù)美好生活?
你一定特別頭疼這樣,無法抉擇的兩難問題,所以不如,從事情剛開始的時候,就堅定地
斷!
舍!
離!
重要的事情力爭完美,不是特別重要的事情就用五分的力氣去做,和你無關的事情,就大方的和他說一聲“撒有那拉!”
如此一來,你的生活將會重回美好!
TIP? 4? ?勇于挑戰(zhàn)
可以說,沒有挑戰(zhàn),就很難會有創(chuàng)新和突破。
就像采桐老師在書里提到的,如果李納斯·托瓦茲沒有把自己原來的電腦系統(tǒng)搞壞,那么他也不會創(chuàng)造出具有如此影響力的linux操作系統(tǒng)。
所以,請始終記得,挫折是前進的基石,如果一直將自己禁錮在舒適區(qū)里不肯出來,你怎么能夠看到雨后燦爛的彩虹。
不妨現(xiàn)在靜下心來想一想,我可以如何在我現(xiàn)在枯燥乏味的工作中找到一個小小的突破口,給自己創(chuàng)造一些挑戰(zhàn),一點點激發(fā)起學生時代的激情和信念,也許不多久,就會發(fā)現(xiàn)自己還是“有藥可救”的。
看完了采桐老師的努力路線圖,是不是發(fā)現(xiàn)努力已經不是原來的努力(ku bi) 了,而是變成了一種能夠實現(xiàn)自我價值的探索和修煉,而成功也變得沒有那么高高在上了,每個人都能通過努力實現(xiàn)屬于他自己的成功。
作為半個過來人,還有一點點小小的提示就是,做人呢,最重要的是開心,滿足自己的需要,如此才能讓這份努力變得更有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