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萬物皆有有效期。能說不么?連地球都已經有科學家猜測出還有多少年會爆炸,地球上的一切又怎能逃脫的了?
當然,地球爆炸的世界離我們總歸是太遙遠,起碼我們這一輩子乃至我們的下一輩子,還用不著為此擔心。
那往與我們自身相關的事情說,每個人從生下來那天就已經開始了倒計時啊。但,即使是這樣,我們還是覺得太過遙遠,一個人正常的壽命現在都已經達到了80、90歲,還早呢!
不光是物質性的東西有有效期啊。
人生若只如初見,何事秋風悲畫扇。
都說,愛情有有效期,這話我是相信的。我甚至覺得這是一條真理,說愛情能夠一直保鮮的人,是否很虛偽呢?
并不是說,愛情不會長久,兩個人就不能一直相伴下去。有一種感情叫作“親情”,愛情不在了,親情出來了,也能夠相扶相伴的走完接下來的旅程。
愛情中什么時候最迷人呢!我以為是相處之初的那份羞澀。可就是這份羞澀才最是短暫,之所以羞澀大部分是因為不相熟,等到相互熟悉的時候,羞澀就隨之消失。最美妙的部分最短暫。
痛苦是永恒的!因為有了痛苦,快樂才顯得彌足珍貴。
有效期的設定是美好的。世界上如果沒有有效期,那就沒有人會珍惜時間的偉大,珍惜愛情的美好,珍惜新買的衣服、手機殼、新做的美甲、新洗的頭發......
有效期的設定是痛苦的。時間不會再來,所以想要尋找那種愛情初見的美好、衣服嶄新的樣子、干凈的手機殼、完整的美甲、飄香的頭發都不會再有一模一樣的第二份。
我們每天都會照鏡子,所以便察覺不到自己的變化,那是時間的精妙安排之處,這種潤物細無聲的變化才是最害人的。
也許,你會在某天因為再也不能一口氣上五樓了,晚上熬了一個夜第二天不能有精神工作學習了,臉上起了一個包不能立馬消退了,才驚覺到時間的流逝。
恍恍惚惚間,掌控身體的這個沙漏還剩下一半就漏完了。
我們都知道,買來的食物要放進冰箱,并且在保質期到來之前就要吃掉,過了保質期就得扔到垃圾桶。
但是我們自身呢?是希望由誰來把我們吃掉,抑或是等待保質期過后直接被扔到垃圾桶?
我覺得,還是被吃掉顯得更有價值的樣子。并且,還能夠自由的選擇被吃的對象呢!
扔在垃圾桶那當真是辜負了我們被制造出來這么一個繁瑣的過程。
看了最近一期《曉松奇談》,高曉松走進日本采訪了炸了50多年天婦羅的大師,大師對高曉松說:
一條魚它是經歷了多少風浪才沒有被其它魚吃掉,漁民們又是多么辛苦的把它們捕撈上岸,物流公司又是多么及時的把魚運送到市場再送到我這里,我如果不好好的去炸好這個天婦羅,怎么對得起這么多的人。
所以,就是這個意思。我們的生命是不是比魚要有價值的多呢?如果不好好的活著,怎么對得起宇宙的起源、地球的變遷、人類的演化、文明的發展......!
忽然覺得身上的擔子好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