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主觀唯心主義的貝克萊主教有句名言,“存在即被感知”。一直以來,它被唯物主義抨擊和嘲笑,被認為荒謬至極。這個結論最大的弱點,同時也是唯心主義最大的弱點,就是只能躲藏在形而上學的懷抱里,無法被看得見摸得著的證據證實。而可見的證據,或曰科學,是唯物主義最有力的武器。
但是。
唯物主義把這個世界想得太簡單了。它所依憑的科學中出了一個叛徒,反倒跳出來顛覆了自己的世界觀,支撐了對方辯友的論點,這個叛徒就是量子力學。
量子力學有論斷,微觀粒子的狀態本不確定,比如電子,它可以同時在不同的空間位置上出現。而只有在對它施加觀測的一瞬間,它的位置才最終確定下來,準確地說,對于觀測者而確定下來。被觀測之前,電子的狀態是混沌的、糾纏在一起的。當被觀測的時候,狀態分離了并且確定了。也就是說,客觀存在的狀態依賴于意識(觀測),客觀事物的狀態是不確定的,是由意識決定的。
量子力學用科學的手段(理論物理和數學)論證了貝克萊這句名言,當然也包括一些佛學理論(如《楞嚴經》)。唯物主義大驚失色,瞠目結舌,但沒辦法,鐵證如山(無法駁斥的數學計算)。到頭來,量子力學原來是唯心主義潛伏在唯物主義中的臥底。
雖然上述論斷只存在于量子世界,貌似并不能撼動我們對這個宏觀世界的認知,世界依舊是我們所感知的、符合常理的那個樣子,身在北京的我不可能同時出現在廣州,但是,記住,不要把世界想得太簡單。誰知道此時此刻會不會有一個平行世界,還有一個“我”正在廣州的一間屋子里思考同樣的問題?
所以,世界沒那么簡單,科學遠沒有止境,科學不是唯物主義的專屬。已經出了一個臥底了,誰知道還有沒有別的臥底?
一念一世界,萬念萬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