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場又回到下跌前的位置,比特幣的兒子bch又準備給比特幣生一個孫子,所以導致了大漲,帶動了市場氣氛。看以太坊的漲幅,玩期貨的空頭估計又有人受到了暴擊,我們馬上就會聽到有維權的新聞出來。現在市場盈利了就是股神,輸了就維權,十分不要臉。
反正市場沒有行情,咱們繼續學習技術指標的本質。
第一,所有的指標都是人們通過主觀的標準去篩選價格,然后通過某種統計方式繪制出來。比如k線就是統計一個單位時間內的四個價格繪制出來的,其他的價格就被忽略掉了。如果你習慣看折現圖,可能要忽略掉的價格更多,所以指標就是按照主觀標準篩選出來讓人來觀察市場的。
指標是人類希望把無序的市場變得有序的一種努力。因為市場報價本來就是無序的,指標是不可能改變市場的,所以指標的正確率非常的低。希望從無序的市場找出有序的規律來,一直是歷代投資者的目標。在計算機發明以后,美國人用計算機測試了所有的指標和指標組合,發現指標的正確率只有30%,所以想靠指標發財基本是不可能的。
第二,指標一定都有滯后性,原因很簡單,市場必須是先有報價才有數據可以去計算指標。尤其是趨勢類指標,比如均線,macd這些滯后性更大,震蕩類指標kdj和rsi這些滯后性要小,不過出錯的概率也更大
第三,每個指標都有自己的適用范圍,操作的時候心里一定要明白這個指標反應了市場的什么狀態,它的適用范圍是什么?不要學一些小把戲就覺得自己明白了這個指標。有多少人知道背離的原理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