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得漂亮是優(yōu)勢,活的漂亮是本事。
~題記
1
梅是我的發(fā)小,也是我的閨蜜之一,在對待朋友這件事上,沒有比她更用心對我的了。
兄妹四個,她是家里的老大,父母都是面朝黃土背朝天的農(nóng)民,憨厚老實。從小家庭條件也不怎么樂觀。
村子里的孩子也上學大不上進,基本都是小學畢業(yè)一半不上了,剩下一半初中階段也斷斷續(xù)續(xù)輟學。
梅也不例外,雖然成績不錯,可還是小學畢業(yè)就停止了學業(yè)。繼而打工,面包店打工,到飯店當服務(wù)員。
梅做什么事都很專注,也很有耐心。
記得八九歲的一天,夏天的清晨,她早早就跑到我家找我玩。當她看到我還在熟睡時,就一個人坐在我的炕頭等我自然醒。等我睜開眼睛的那一刻,我看到她,問她:“你怎么不叫我?” 她淡淡一笑,細言細語的說:“我想讓你多睡會”。
在院子里干活的奶奶說:“梅已經(jīng)來好久了,就是舍不得喊你起床。”
和梅在一起的日子,真的很幸福。因為不管什么時候,她都是最淡然最簡單的那一個人。從她身上,你可以真正的感受到與世無爭是什么樣子。
其實,在我們的小村莊,女孩往往是剛滿20歲就出嫁,家人做媒。梅也不例外,嫁到了離我們村不算遠的另一個村子。
本以為這樣的結(jié)局就是梅注定是一個農(nóng)村婦女,免不了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鄉(xiāng)間生活,免不了抱孩子收雞蛋的瑣碎生活。
然而,梅反轉(zhuǎn)了自己的命運。結(jié)婚后前三四年,她和老公一起在銀川打拼,有孩子了也是婆婆帶。
后來,他們自己開了一家店面,一家家常菜館,老公主廚,她當幫手,點菜,上菜,收盤,洗碗全包,兩人撐著這家店,也沒雇傭服務(wù)生。
每天幾乎打電話的時間都沒有,很多事情都要自己著手做,但她還是堅持著,累并快樂著。
去年,她電話中說:“打算把在老家的兒子接到銀川就讀,孩子上三年紀了,要早點接過來,本來起步晚,接的越遲,對孩子越不好。”
我隨聲附和著:“好啊,這樣挺好,孩子就要成長在父母身邊。”
年底,我又得到她買房的消息。為她高興了好一陣,對于她來說,太不容易了,兩人用一滴滴汗水換來了美好的生活。
前幾天,她又跑著去建材市場選裝修材料,忙的不亦樂乎。
還記得小時候,她不上學了,讓我?guī)退雮€名字,她說她的名字太土,不好聽,我也想不出太好的,幫她起了"自華"。我告訴她,希望她自己能夠讓自己華麗起來,能夠讓自己的命運有色彩,有厚度。
果然,她做到了。
**而今,她終于可以理直氣壯的說:我的生活我做主!
2
**曼是我在北京上班的時候認識的,一個地道的北京姑娘。
一米七二的個子,瘦瘦的,標準的鵝蛋臉,不算大的眼睛卻很明亮,有神。光滑的皮膚,讓人忍不住想吃一口。
她是我們公司租辦事處的客戶經(jīng)理,初接北京的工作,和她碰了一面,聊了相關(guān)事宜。
她精干的職業(yè)素養(yǎng),談吐間溫文爾雅,條理清晰。有一股莫名的磁力吸引著你。
后來,我們總會在辦事處門口,樓梯間碰到。或微笑點頭或打個招呼。不論何時,走過她身旁,都有淡淡的香水味。
感覺這樣的女人就該被呵護,被疼愛。這樣的精致,值得學習。
后來,我們互加了微信,偶爾聊聊天。由于北京的工作很枯燥,很孤獨,基本都是我一個人處理。
平安夜那天,更是孤獨。一個人正在房間里發(fā)呆時,門鈴響了,打開門,曼拿著一盒巧克力送我,祝我圣誕快樂。
頓時,覺得在這個冰冷的城市,有了溫度。
后來工作調(diào)動,我離開了北京。
后來,曼結(jié)婚了。老公是地道的德國人。很疼愛她,一直陪她在京待了一年多,今年春天帶她回德國生活了。
他們的生活總是很精致,她老公做菜是一流的,曼也不甘落后,做的沙拉,做的牛排,尖椒釀肉等,都特別誘惑人。
曼雖是獨生子女,雖生活在父母的愛護下,但她少了矯情,少了造作,她生活獨立,工作努力。
愛好廣泛,英語當然不在話下,否則怎么能遠嫁德國。她愛運動,和老公曾一度南下,從桂林到南海,到考過,越南,柬埔寨一路騎行。她愛做菜,愛烘焙。愛讀書。
近段時間在德國上德語課呢。生活在她自己的軌道上順利的進行著,不溫不燥,剛剛好。
身邊總有人抱怨自己命不好,抱怨生不逢時,其實,一切都是借口,都是自己無能的表現(xiàn)。
與其抱怨,不如多看看身邊努力生活的人,只有你努力了,你全力以赴拼搏了,你想要的歲月還會不給你!
身邊這樣的姑娘還有很多,她們每天都知道自己要什么,知道為自己的未來投資,對她們來說,累點,苦點不算什么,重要的是只要前行,只要專注,就一定能守住云開見月明,就一定能讓自己的生命光彩絢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