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春早過,雨水已至,這天氣卻沒有多少暖和的氣息,一直陰沉沉的,動輒還下上幾滴小雨。自立春到現在,快二十天了,天氣還是很是寒冷。難道說,是冬天不愿意離開,春天姍姍來遲?據我婆婆說,這是遇上倒春寒了。
婆婆說,立春前后三天內如果下了雨,那么立春后就會出現倒春寒,就是立春過后,本該轉暖的天氣卻反而變得寒冷了;而且,一旦倒春寒來臨,就會有45天的陰雨天氣,不過農諺中說的45天,跟平常的說法不同,這個45天,是白天晚上都按一天來算,一共45天,也就是實際上的22天。我覺得以前的老百姓很有智慧,傳下來的這些農諺,也是有一定根據的,公公婆婆都記的很清楚。之前公公種地,也是根據農諺說的時間來耕種,比如:種麥子時的農諺,“寒露到霜降,種麥莫慌張;霜降到立冬,種麥莫放松。”我們這里種植冬小麥的時間,與冬季的節氣息息相關。
今年的立春前后三天,好像是哪天下了一陣小雨,果然就開始了倒春寒,這農諺還真是說的挺準呢。好在離45天的時間,只剩下三四天了,希望這幾天過去之后,天氣能逐漸放晴,給我們一些春日的暖陽;這幾天一直陰天,要么就是小雨,洗好的衣服掛在陽臺上,幾天了還不會干。幸虧上周末那天,趁天氣晴朗,大兒我倆把被子抱到樓頂曬了一天,不然被子都變的潮濕了呢。
其實今年倒春寒也是好的,今年閏二月,農歷有兩個二月,如果沒有倒春寒,天氣很快就暖和起來了,氣溫超過10°,田里的冬小麥就會很快長起來,那豈不是要提前收麥子了,所以倒春寒來一場,就可以推遲小麥成熟的時間,還是小滿之后收麥子,一切剛剛好。
倒春寒,拉長了冬天,縮短了春天,就好像冬天還在一樣。沒有一個冬天不可逾越,沒有一個春天不會到來!相信桃紅柳綠的春日美景正排著隊,向我們趕來!
柳樹泛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