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就是金錢。不,時間比金錢更珍貴。時間能夠產(chǎn)生金錢,金錢卻買不來時間,否則我們或許可以一睹龍顏了,呵呵!
時間和金錢同樣能夠產(chǎn)生復利。當然時間和金錢也同樣被我們不知花到哪去了?所以首先我們來審視一下時間都去了哪里?
‘時間主要用在以下幾方面:一是必要消費時間。比如吃飯、睡覺、工作(上學)等方面,這是必不可少的。二是閑耗時間,比如沒有效率的冗長會議、閑聊、打游戲等。三是投資時間,即我們用于學習、提高技能、自我提升的時間。
時間管理要做的事就是記錄時間的個人使用情況,進行大致分析,減少閑耗時間,用于投資時間。時間管理和理財管理類似,我們既要考慮生活幸福感,又要為未來打算,畢竟我們?nèi)祟惖纳L達八九十年,不能不為將來儲備。
正如理財時我們不能把所有的錢存起來,時間管理也不是要讓我們個個變成超人,而是為了提升我們整個生命過程的幸福感。所以我們要用時間管理來提高時間使用效率,使我們的可用時間增多,讓我們增加投資時間。而不能擠壓我們的正常消費時間。
01 ? ? 提高單位時間使用效率
1.利用好省時工具
有時只要簡單的使用一些工具,就會使我們的時間使用效率大大提升。比如騎車上班可以減少等車時間、公交車站點到辦公室的走路時間。各類電子產(chǎn)品的使用也能極大的節(jié)約我們的時間,比如微波爐、掃地機器人等。只要衡量產(chǎn)出與投入比,該投入的我們就應該投入。
2.學習提高效率的技能
計算機應用軟件的熟練應用能夠明顯提高我們的工作效能。比如打字速度、快捷鍵的熟練掌握等等。各類APP軟件也能幫助我們學習新知識。
3.時間管理工具
找到一款適合自己的時間管理工具。我認為番茄鐘對集中精力有很大的作用。番茄鐘,是指把任務分解成半小時左右,集中精力工作25分鐘后休息5分鐘,如此視作種一個“番茄”。哪怕工作沒有完成,也要定時休息,然后再進入下一個番茄時間。收獲4個“番茄”后,能休息15至30分鐘。通過這樣的任務細分,可以極大的提高單位時間使用效率。
4.雙任務運行模式
我們要盡量讓動腦工作和不動腦工作同時進行。比如等待時可以讀書、坐車時可以想計劃、做家務時可以聽有聲書。雙倍的事情完成率會大大提升我們的單位時間使用率。
02 ? ? 找到你的20%
帕雷托提出,在意大利80%的財富為20%的人所擁有,并且這種經(jīng)濟趨勢存在普遍性。后來人們發(fā)現(xiàn),在社會中有許多事情的發(fā)展,都邁向了這一軌道。80/20原理,即百分之八十的的價值是來自百分之二十的因子,其余的百分之二十的價值則來自百分之八十的因子。
在時間的應用上也是如此。一天二十四小時,去除你睡覺、吃飯、路途上的時間,大概還有十個小時。你仔細想一下,就會發(fā)現(xiàn)80%的工作量是用20%時間完成的;而80%的時間都做的是一些瑣碎的事情,或者消耗時間的事情,諸如瀏覽網(wǎng)頁、回郵件、發(fā)微信、QQ聊天等事情。
找到你一天里精力最好,大塊的完整時間來成就你人生中的80%吧。把你想要提高的技能、想要做的事放在這黃金兩小時里,堅持做下去。你就會碩果累累。
如果你是百靈鳥型的人就早起二小時來成就你的夢想,如果你是貓頭膺型的人就利用晚上的時間來做這件事吧。你下班后做的事決定了你未來的發(fā)展空間。
03 ? ? 采用腦科學原理,克服拖延癥
任何需要意志力來克服的辦法,都不是好辦法。了解大腦的工作原理,我們才能更好的與它相處。任何和自己對抗的辦法都無法做到持久。不要認為你無法完成計劃,就是一個失敗者,一個沒用的人。只是因為你沒有順應身體的工作原理而已。只要用兩個辦法就能有效解決拖延問題。
辦法一 ? ? 分解任務。
拖延的大多數(shù)原因都是因為心理上的懼怕所致。面對一個難度很大的工作,的確讓人畏懼,怕做不好,怕做不了等心理,都讓人不想開始。人的心理想要的是即時的快樂,所以懶惰是人類唯一不需要培養(yǎng)的習慣。
了解了人類心理學,我們就要想辦法解決它。當然不能和自己對著干。當人集中心力在某件事時,大腦的視丘下部或者伏隔核部位就會分泌一種叫做多巴胺腦內(nèi)物質(zhì),這時人就會得到強烈的滿足感和成就感。我們大事化小,小事化了。把大的事情分成小塊,專注于眼前,大腦就會興奮起來,快速的完成這一點小事。小事累積起來也就完成了大事。
辦法二 ? ? ? 使用定時器,改變錯誤認知。
人們常常會對做一件事情需要花費的時間產(chǎn)生錯誤估計,人為夸大完成事情所需的時間,拖延著遲遲不想去做。其實當我們用定時器測量一下就會發(fā)現(xiàn),我們所估計的完成某事的時間誤差甚至會達到50%的程度,在沒做過的事上誤差會更大。嘗試著做一下,正確的估計出完成某事的時間,大腦就不會抗拒做這件事情。
在時間管理上不能只靠決心來做事,簡便易行的方法才能讓我們順利抵達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