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早晨一睜眼,就收到妻子父親節的祝賀,方知今天是父親節,于是父親自然出現在腦海。
父親年逾八旬,生活在老家。小時候,家里的事情母親張羅得多,說實話總是覺得母親更親。及至自己做了父親,才漸漸越來越多地感受到父親曾經的愛,深沉,厚重而又悄悄然。
? ? ?幼年的朦朧記憶,是地震,農家柜子上酒瓶在地震中嘩嘩碰撞,把凌晨熟睡的爸媽,姐姐和我驚醒,從來沒有經歷過這種事情,爸爸坐在炕上,他是第一個意識到這是地震的,說了聲“不好,地震了,快跑”,幾乎同時,抱起了姐姐,媽媽抱起了我,跑到了院子里。在對門屋睡的大哥,二哥,三哥也都跑了出來。
? ? 兒時淘氣,玩釵片向空中拋,讓它落到地上向前流動,結果還是落在自己的頭上,砸了個大口子,鮮血直流,爸爸背上我,來到赤腳醫生家里包扎好,又帶我去村里唯一一家小賣部,去給我買我最愛吃的點心“牛舌餅”,以示對我的安慰。大了才知道,吃這些其實挺奢侈的。
? ? 由于出生年月小,上小學讓爸爸操了不少心。爸爸給我帶到了小學校長的辦公室里,接受王銀校長的考察,順利地通過了,也沒有算給老爸丟臉。可是教室擁擠,一年級的王文珍老師還是不肯,爸爸于是親自到教室里,把我安頓在第一排兩個同學的中間,三個人一桌。沒有教材,爸爸跑了很多鄉鎮,才搞到了二套教材,一套給了我,另一套給了同桌如我一樣沒有教材的同學。據說爸爸還與人家吵了一架。
? ? 后來爸爸在村建筑隊擔任隊長,間或有些應酬,記得第一次吃蔥肉包子就是爸爸從艷春樓帶回來的,那里覺得包子實在是香,有一二次,在我們已經躺在炕上,爸爸回來,也有好吃的給我們。
? ? 及至中學,無論是在楊店子中學,還是遷安一中,我是住校的,爸爸則經常送些吃的給我,有剛蒸的餃子,烙餅,也有用雞蛋炒的咸菜,同學們都很羨慕。讀高中時,每月回家一次,爸爸會在第二周時,送些“補給”。印象深而不能忘的,是一次周六上午,爸爸這次給我送的是面包,用網兜兜著的,是面粉和玉米成混合烤制的,正好被班主任看著,也許是考驗我,班主任開玩笑地說:“崔雄,這樣的面包也不能吃啊”。我回答也是挺有力道:“我爸大老遠送來,毒藥我都吃掉”,心里還有點埋怨老師。
? ? 時光飛快,畢業后,安家在南京,在家人的幫助下,買了房子,雖然找了裝修隊,但還不放心,我請爸爸來幫我裝修房子,每天都要坐公交車,來回三個小時,中午要在小地攤吃飯,后在在小地攤攤主的口中才知道,爸爸為了省錢每天總是在他那里吃一份餛飩兩塊小燒餅做為午飯,這樣一吃就是二個多月。
? ? ……
? ? 如今,每次回家,爸爸總是和媽媽一起張羅著我們愛吃的飯菜,還是跑來跑去。
? ? 啰里啰索,語不成文,真希望他們健康,真希望他們長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