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旦放了三天假,我利用假期的時間回到了老家。回來和家里的小伙伴兒一起聊聊天,嘮嘮家常。在這個過程中,我明顯地感覺到:不同的選擇,導致了不同的結果,多年以后,每個人的人生將會變得非常不一樣。
家里一個朋友叫小張,他為人非常踏實,非常的努力,非常積極主動的去做一些事情。近幾年一直在外打工,今年回來說自己在北京租了十畝地,以后要去北京種大棚。現在的這個工作不在繼續干了,競爭也非常激烈,隨著年齡的增大,這個工作干起來會越來越吃力,自己也會越來越不占優勢。自己在北京有一個朋友種大棚,他考察了那邊種大棚的成本,銷售情況,也和朋友達成了技術支持協議,決定明年去種大棚,一是收入會比現在好,而且發展得好的話,將來可以雇人種植,可以做得大一些,更重要的是,做大以后就可以不再依賴于體力,即使年齡大一些,仍然可以賺錢,而且會賺得更多一些。
另一個朋友叫小馬,近幾年同樣在外面打工,做裝修,是做泥瓦匠,賺了些錢,生活過得雖然辛苦,但也比較滿足。聽小張說要去種大棚,提了很多反對意見,例如:干大棚其實很辛苦,需要很多投入,要看行情,種菜需要技術,掌握不好就沒有好的產量,有很多不確定性,操心等等。在小馬看來,干這些操心,需要資金投入,還有不確定性的事,不如去打工。可是小張說:“我考察過了,租地的地方離北京蔬菜批發市場30公里,有菜不愁賣。種菜可以先種最好打理的芹菜,然后再用很小的地塊和他的朋友一起做幾個新品種的實驗,如果有哪個成功,就可以種新品種。而且如果客戶多了,還可以做有機蔬菜,雖說產量低,但價格卻比普通菜的價格高好幾倍,利潤更好。朋友有經驗,而且現在學習渠道很多,如果想學習,北京有的是專家,只要肯干,一定比裝修賺錢,做的好的話,一年就能回本兒。”
我們一起聊天,雖說有時候意見不一致,但最終都會很愉快,大家交換了意見,每年又各奔自己的生活,來年再聚,這是每年的固定節目。今年聽了小張的話,對他的明年特別期待。
在我的觀念里,小張這是在創業。創業需要有理性的思考和實干的精神,這兩點小張都有,調研成本,分析市場,計算成本,都有所考慮。更重要的,他不怕困難,不怕不確定性。小張面對困難,解決問題的準備,只要方向確定了,基本條件差不多就去做。做事當然會遇到各種困難,各種自己沒有遇到的狀況,但只要有勇氣,有承擔,堅持做下去,成功總會到來。
期待明年再聚,期待小張成功。大家一起加油(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