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吳家羊肉是睢州城的傳統(tǒng)名吃,由百年老湯鹵制,恰到火候,不膻不膩。吳老貴數(shù)十年如一日,推著他的紅漆獨輪羊肉車子,在老地方賣肉。
李木匠和張瓦匠是同住一條巷子的匠人。李木匠擅長雕刻,鏤空屏風(fēng)是他的拿手絕活。張瓦匠有的是力氣,砌墻造屋也算得一把好手。兩人同在張公館做事,月底發(fā)放工錢,東家特意提出,每人獎賞二百文銅錢。
兩人領(lǐng)了工錢,說笑著往家里走,李木匠一抬頭,看到吳老貴的羊肉車子。一看見羊肉車子,李木匠便想到家中的老母。他走近前,說道:“買半斤羊肉!”
吳老貴問道:“是侍奉雙親還是妻兒食用?“
李木匠說道:“家中老母口饞得緊,老是記掛著吳家羊肉,絮叨著多日不曾食用過了。今日領(lǐng)了工錢,不能再虧待老母了!”
吳老貴頻頻點頭,揭開白色棉紗罩著的羊肉墩子,操起寬闊的片刀,只見片刀上下擺動,刀下的肉片如梅花飛落,薄如紙削。吳老貴將切下的羊肉用淡黃色的荷葉包了,遞給李木匠。
一旁,張瓦匠說道:“我也買半斤羊肉!”
吳老貴問:“你也是侍奉父母?”
“不不!”張瓦匠如實說道,“我大哥承繼了先輩的幾間老屋,父母歸大哥一人贍養(yǎng),與我毫無牽扯了。只是,我每日歸來,妻兒都跑出老遠迎接,著實令人憐惜!”
吳老貴點頭,切出羊肉,稱量過后遞與張瓦匠。
? ? ? ? 離吳家羊肉約二十多步遠便是老汪的燒餅爐子,李木匠過去,招呼老汪把羊肉夾三個熱燒餅。老汪說一句“好咧”,便把三個熱燒餅剖開,將羊肉分成三份夾在燒餅里面。
張瓦匠見了,說道:“我也夾三個熱燒餅!”
老汪掂掂羊肉,說道:“你帶來的這些羊肉,夾三個熱燒餅就有些分量不足了,燒餅癟癟的,填不飽?!?/p>
張瓦匠問道:“當(dāng)真?”
老汪很自信:“這么多年生意做下來,手就是秤,一斤之內(nèi)的物件,上手就能估個八九分!你這點兒羊肉,的確不夠夾三個餅子的?!?/p>
張瓦匠甚是納悶:“同樣是半斤羊肉,李木匠的能夠填飽三個熱燒餅,我的怎么就填不飽了?”
老汪攤開手:“這我就不太清楚了!”
“我去找買肉的吳老貴!”
張瓦匠提著羊肉一溜小跑來到吳老貴的羊肉車子前,怒氣沖沖地盯著吳老貴,手指著羊肉,氣得說不出話來。吳老貴倒是不慌不忙,底氣十足:“重新稱量一下就是,如果缺斤短兩,你當(dāng)場把羊肉車子砸了!”
吳老貴這么一說,張瓦匠有些平靜下來,猶豫著把羊肉放在秤盤里。吳老貴把秤砣的細長繩子定在半斤的秤星兒上,提起秤,讓張瓦匠一看究竟。
不多不少,足足半斤,秤桿高高翹起。
張瓦匠一時無語,繼而問道:“我有一事不明,同樣是半斤羊肉,為啥李木匠的能夠填飽三個燒餅,我的卻填不飽?”
吳老貴笑了:“俺吳家羊肉有一條不成文的規(guī)矩,凡是買肉孝敬雙親的,稱量過后,便再添一些進去,是俺吳家羊肉對孝道人家的心意;若是妻兒食用,足斤足量,便不再添加一些了!”
張瓦匠深思良久,向吳老貴深深鞠了一躬,離去。
吳家羊肉(原文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