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你總在想,是該選擇一份他愛你勝過你愛他,還是一份你愛他勝過他愛你的愛情。
愛情這件事啊,總是讓人小心翼翼。
我也常聽很多人說:找一個愛你的人吧,至少自己不會受委屈。
可是,不會受委屈的愛情就是好的愛情嗎?還有,愛情里為什么會有委屈呢?為什么,我們似乎總要把是否會受委屈當作衡量一份愛情好壞的標準?
那時的我,還懵懵懂懂。但愛情在我心中,似乎還是有它隱約的模樣。
那便是,為了愛,一定要奮不顧身啊!
比起想得到一份愛,我總是更想如何去付出一份愛。我很想知道,那種愛著一個人的滋味到底如何?為什么,愛情是那樣迷人又神秘的字眼?
那時的我,喜歡書寫,于是在我寫下的故事里,也都有一個想象中遺世獨立的男子。你把他叫白馬王子也好,總之他就是那個如果我是一條美人魚,也一定要化身為人去尋找的那個人。
你也有這樣一個人吧?把你所有關于愛情的幻想,像許愿一樣匯集成一個影像,讓它閃著光,成為你青春年華里一個小小的信仰。
2、
后來我遇見一個人,他出現在我世界里的那個瞬間我永遠都記得,因為他和我如此不同,像一束跳動的陽光。
我愛上了他。
那時我們是異地,每晚通電話,我在單位空曠的廣場上來來回回地走,夜色靜好,星光閃動,因為有他的聲音在,就好像有一種可以掙脫一切去飛翔的心情。
偶爾,聽到他的聲音不開心,腦袋里會飛速地旋轉關于如何讓他開心的N種方法,甚至,笑點很高的我還跑到網上搜索笑話,提前記下來,為了在他不開心時能講給他聽。
愛上的東西,都想與他分享。卻更在乎他喜歡的,覺得他每說一樣,都能讓我更加了解他,也才更懂得什么能讓他開心。
是的,讓他開心,成為那一段時間,那一場戀愛里我的心心念念,我的誠惶誠恐。
并不是以為那樣的自己才夠偉大,相反,真的有點像張愛玲說的愛上一個人,自己低到塵埃里。覺得以仰望的姿態的看著他,就已經是一件很美好的事了。
當然,后來,這場戀愛以失敗告終,現在回過頭,也能把那時的自己,那時的我和他看的更完整看清楚。
愛是一種共同的連接,任何誰比誰高或低的姿態都不是愛情最好的樣子。
人們愛把那個會在余生陪伴自己的人稱作“另一半”,大概是有原因的,我們相愛,不是為了成為誰的附庸,或誰的主宰,而是最終要以成熟的獨立的方式相互對待,成為彼此人生的一部分。
3、
人們說,我們最終會洗盡鉛華,愛上一個肯陪自己細水流長安穩度日的人。
再后來,我遇見了他。
開始只是覺得他干凈整潔,和我見過大多數的男子不同。他有著和我相似的性格,散步時話比我還少,一開始心里就已有這樣的顧慮:是不是我們太相似了?
然而,他的安靜少言加上我的“害怕冷場”,卻好像正好激發了我的語言細胞,我發現在他面前我會不由自主變得多話,人也變得放松起來。
我時常打趣他,他的反應總是木訥的可愛。所以,我又發現我那并不高超的“搞笑技能”在他身上好像總是奏效,這讓我很得意。
我們就這樣慢慢相處下來,直到結婚,直到現在。
現在我依舊打趣他,在他面前說話沒大沒小不過腦子,他依然喜歡聽,會被我偶爾的“鬼機靈”逗笑。
我知道,這一切只對他奏效,放在別人身上一定會覺得我敏感多事加幼稚可笑。只是因為剛剛好,我遇到了那個和我節奏一致的人。
有時候,我會回想起戀愛時家人對我說過的話,“兩個人在一起生活,他能照顧你是最重要的。”這些話,到今天我也并不完全同意,因為生活當然不僅只于照顧,更有分享和擔當,可是,這一句話又可以作為我們日常生活的一個簡單注腳,它提示我們一份好的感情,當然必然會有這些俗常瑣事,也必然會有他的“照顧”。
只是,我們天生更喜歡轟轟烈烈,總是看輕看淡了這份“照顧”,覺得它太卑微,太普通。卻不知那里有著最深的包容與守護,比之于蜜語甜言,那又何嘗不是另一種愛的表達。
4、
你要的愛情是什么樣的?
或許,你只是這樣一路走來,不放棄也不強求,默默等待一份感情的到來。
不管那到來的是什么,如果你愛,就勇敢地付出,像你希望的那樣。但請不要忘記自己的模樣,要讓自己開放成一朵能和他比肩站立的花。
如果你發現它其實有一張平凡的面孔,請別急著轉身,轟轟烈烈也好,細水流長也罷,都是自己的,愛情里從來沒有顏值一說,不妨像踏上一條春日午后安靜的小路,試著走一走,人生漫漫,似水流年,你終會發現,俗常里更有真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