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子剛上一年級識字不少,會寫的不多。我們從不期待他會寫更多字,但他對寫字非常感興趣。一天早上他要給上高三的姐姐寫個字條留言,問我“姐”字怎么寫,我知道他認(rèn)識這個字,只是不會寫。
面對兒子的問題我有三種方式回應(yīng):一、直接寫給他看。這是最快捷的方式,但對他會寫這個字意義不大。二、讓他去讀含有“姐姐”詞組的讀物,去找到這個字,抄寫下來。這是教孩子解決問題的一種方法,但如果太費周折的話,可能孩子的注意力被干擾,或者孩子寫字的熱情被破壞。三、點撥提示,讓他自己明白怎么寫。這是一般孩子都喜歡的方式,通過不太“痛苦”的努力,拿到成功的快樂體驗。當(dāng)然,如果孩子習(xí)慣了被直接告知答案,即便這樣類似猜謎語的有趣的點撥方式,他也會感到困難帶來的痛苦。
我這樣對兒子點撥啟發(fā):“媽媽、奶奶、姐姐、妹妹這些字有共同的偏旁,就是……”
“‘女’字旁。”
“沒錯,但你會寫‘而且’的‘且’嗎?”
“不會。”
“那你會寫‘口’‘耳’‘目’的‘目’嗎?”我邊問邊指著自己的口耳目。
“會呀”兒子一下子就來了興趣。難怪美國著名心理學(xué)家奧蘇伯爾在《教育心理學(xué):一種認(rèn)知觀》的扉頁上寫道:“假如讓我把全部教育心理學(xué)僅僅歸結(jié)為一條原理的話,那么,我將一言以蔽之曰:影響學(xué)習(xí)的唯一最重要的因素,就是學(xué)習(xí)者已經(jīng)知道了什么。”從孩子已知處出發(fā),走向未知時孩子是充滿自信的。有了這份自信,他才敢于無畏困難。
“‘目’字的最后一橫兩邊延長,托住上面,就是‘且’字……”
“噢,想起來了,想起來了!”兒子興奮地跑去寫留言了。
看,這就是點撥帶給孩子的的成就感。
自然生長課堂,老師要發(fā)揮“三點”作用,即“點燃”,“點撥”,“點化”。
點燃,是“引入”,點撥是“引發(fā)”,點化是“引領(lǐng)”。
點燃是點燃孩子的熱情與興超,激起學(xué)習(xí)的欲望。基本方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