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天地宮府圖》,天下第三十一小洞天在潤州上元,即今日南京。網上查到有一紫霞洞曾是道教人士的清修地。朱元璋時期有位叫周顛的道士隱居于此。除暗修玄元,更護佑洪武帝業。
歷史上這洞一直是旅游勝地。陸游曾兩次探訪,并留下石刻。民國時是林森的避暑地。上世紀49年后開始被封鎖成防空洞,并在洞前建了東郊國賓館,專門接待政界要人。
今日似乎有重要客人在賓館出沒。某棟大樓前有加長林肯和大量的安保人員。因為并非客人或準客人,我進來就象做賊似的盡揀人跡少處走,直至大院西北角一坑道處。見兩邊暗紅色的圍墻綿延,坑道約三十米處鐵門緊鎖。我初步判斷這里應該可以通向紫霞洞。找了幾人問,卻都說不知道。后來出大院,往西邊緊鄰的明孝陵景區繼續尋找。
走完明孝陵與紫霞湖,正無果無望往回走時,聽見一老者與人談論養生之道。過去聽了幾句,覺得老者是個明白人,遂向他打聽。老者果然仙人指路,說經過一座紅橋后循小路繼續前行,約五六十米可至一鐵絲網擋道。網前往下望可見一廟,正是當年泉水的噴涌地。紫霞洞即在附近。
謝過老者,頓覺精神百倍。依他言很順利的找到掛著“軍事禁區禁止通行”的鐵絲網處。往下望卻不是廟,而是一座四角涼亭。鐵絲網一直封鎖至鄰近的賓館圍墻,包括溪流處。關鍵處有被破壞與復修加強的痕跡。透過鐵絲網在綠林里盡力張望,可見一廢棄的小房,不知是不是當年的紫霞道院,但紫霞洞絕不見蹤影。周圍茁木參天,荒無人跡。局部羊腸小徑處略有坍方,偶爾有倒下的松木擋住去路。
紫霞洞的西邊不遠,是蔣公為自己指定的埋葬地。為防他人搶占,1947年建一亭名叫“正氣亭”。這亭在鐘山主峰北高峰南麓,前方是上世紀二十年代人工筑壩形成的紫霞湖。小亭座北朝南,山環水抱,風水絕佳,可惜蔣公無福消受。
早在三國時期,諸葛亮即對孫權說鐘山“龍蟠虎踞”可成霸業。孫權去世即葬于此山。后來朱元璋為自己建陵,沒遷走孫陵,反倒刻意保存,將其作為看門人。而中山陵的興建因為更高,且位于山體中央,明顯將明孝陵擠到偏位。
自古道,天下名山僧占多。但如今的鐘山已成為名人大陵園。除孫中山與朱元璋各領風騷外,蔣公欲求無果,戴笠等民國要人與國軍陣亡人士長眠于無梁殿附近。汪精衛誓死追隨孫中山,求冢于中山陵附近,卻在文革時被炸得蕩然無存。倒是梁武帝時期的寶志公禪師的墓塔,歷經千年仍靜佇于靈谷寺西側。
靈谷寺的暮鼓晨鐘日夜為當年的精英們祈福超度,不知演繹了多少人去陵空。只是紫霞洞今日仍被雪藏,倒讓人不免唏噓。
???? ??????2016.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