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在我離開簡書的36天里,有28天左右我都在生病,其實如果將截止日期算到今天的話,就剛好一個月,31天。
不是什么大毛病,感冒而已。這種病癥讓我覺得說出去都會被人懷疑,感冒這么小的毛病怎么會一個月沒好?
事實上感冒剛開始的時候我也根本沒拿它當回事,只覺得它麻煩,因為第二天我就要帶著家人出去自由行。可是哪怕我當天晚上又灌姜茶,又泡腳,感冒還是異常堅決的跑我這兒住下了,并且不經我允許的長住至今。
眼瞧著2016年走到了最后幾個月,說不定可以用更加好的成績為自己這積極向上,努力拼搏的一年畫上圓滿的句號,卻被生病硬是截斷,這叫人如何甘心。
可不甘心又能如何,生病厲害的時候,每天可以集中注意力的時間只有2~3個小時,必須用在工作上,即使這樣還是難保有些小差錯。好在業務熟練,能夠及時彌補,卻也平添了很多麻煩。如今好些,咳嗽卻反復發作,夜里咳醒數次,睡眠淺得可怕。
久病沉疴中我環顧四周,亂糟糟的房間很好的對應了我的狀態。想起父母前段時間餐桌前近乎質問的抱怨:“和你講話只能在吃飯的時候才有空,你到底是在干什么?!你看看你那熊貓眼!?每天睡這么晚作什么作?!”
我不得不反思,這樣的生活是我想要的嗎?
02
我一直很佩服那些徹夜不眠,日以繼日的拼搏向上的牛人們,比如貓爺曾經不睡覺練寫作10幾天;六神把自己關房間里寫作,以泡面度日;昂sir為了更新每天4點起床……
他們身邊肯定有無數人勸過他們要注意身體,不要那么拼,可他們沒有聽。我很能理解他們的想法。
這個時代,大浪淘沙。他們已然從眾多的沖浪者中冒頭,不進則退,如何搶時機,如何先占位,如何順應時勢脫穎而出,是他們首先考慮的問題。
至于身體,或者說健康,我覺得用蕭秋水老師的一句話來解釋很精辟:“我追求的是生命的純度,而不是生命的長度。”
我非常向往這樣高純度的人生,也確實的行動了起來。我完成早起100天,每天早上鍛煉30分鐘,保證自己無論多忙都每天有30分鐘以上的閱讀時間,每周讀書5~7本。每周都會參加1~2節微課。堅持了3期寫作訓練營,完成每天更文,日更字數超千。工作上狠起來的時候,手上有3件不同的事在做,一周內交,每天睡不到三小時,吃一頓正餐,剩下的全用面包之類的代替。
如此的努力之后,我確實活得了不錯的效果。早起100天讓我有了不受打擾的時間閱讀和寫作;鍛煉讓我的身材變得更好,早上的精神也好了很多;閱讀和微課,讓我獲得了更多的知識和道理。寫作訓練營幫我訓練了大量輸出的能力,有數篇文章都等登上首頁。工作上的努力,換得了領導的加倍信任,完成的論文還受到了全國技術論壇的肯定。
我一直以為2016年就是我的拼搏年,成長年和收獲年,只可惜接下來的“劇情”卻急轉而下。
03
時間滑進九月,我明顯的感覺到,人開始不對勁了。
首先開始遭殃的是我本來就不好的睡眠。長期緊張狀態下的工作和學習,讓我的生物鐘開始紊亂,逐漸變得要不就睡不醒,要不就精神振奮到不想睡,并且不論當天睡多晚,我第二天都是會早起的。
九月的時候工作相對比較繁忙,再加上月底前我臨時出現了一個較長的假期可以帶家人出去玩。為了這個假期,我把很多工作提前做了,中間一直沒怎么休息好,最終再又一個涼夜未眠且撐完了一天工作后病倒,亦是意料之外,情理之中了。
生病的這段時間里,我真真切切的體會到了什么叫做心有余而力不足。每天都在疲憊中渡過,心情異常的低落,人變得很容易暴躁。
現在靜下心來想,在這段近乎失控的時間真的給家人和朋友帶來很多負面的影響,而究其根本就在于我只是一味的學了牛人們的拼,對自己的狠,卻忘了好好的照顧自己。
那些曾經的拼搏和成績底下所掩蓋的是我對自身健康的折損。這次長久不愈的病因或許在很久以前的某一次熬夜時就已悄然種下,我卻一直以來沾沾自喜于不斷取得的成績,將“身體是一切的基礎”左耳進右耳出。現如今將自己的生活攪得一團糟,也是我早就該支付的“代價”。
這次的生病于我而言是警示亦是契機,讓我重新思考生活,重新構建屬于自己的平衡和次序。
04
這幾日,我重新收拾了房間,將枯萎已久的花換掉,買了向日葵給房間添彩。給父親新購置了兩套秋冬衣物,陪母親逛街和看燈光秀,給每個閨蜜都買了小禮物。
我清理了自己的衣柜,換掉了幾件穿了多年的T恤,找到并購買了合適自己風格的衣服和飾品。每天穿什么終于不是麻煩,也不是無所謂的抓來隨手套,而是每天如“暖暖”一樣的換裝游戲。
上周久穿休閑風和淑女風的自己,突然換成了帥氣的美式街頭風,同事們都一時反應不過來,大叫“這姑娘是誰!?”,“子夜,你換風格啦!?”“很好看,帥氣呦~!”我給了他們一個開心的露齒笑,雖然病還沒好全,人還有點病怏怏的,但好像穿衣風格變了,人都變得活潑輕松了很多。
我終于明白雖然自己努力拼搏是為了學更多的知識,看更美的風景,過更好的生活,可更好的生活不僅僅在一次次沖刺式的打拼之后,更在于每一天的健健康康,開開心心。
我覺得人這一生,最難掌握的就是“平衡”兩字。何時該對自己松,停下來休息;何時該對自己緊,全力沖刺。我想怕是得用一輩子才能慢慢琢磨出獨屬于自己的那個“度”字,明白那條界限在哪里。這樣的思考和探索或許注定是一場漫長的拼搏,可我相信沿途的絢爛風景會是我最好的回報。
最后愿大家在努力拼搏的同時,也不忘好好生活,張弛有度,做好生活的調節師和掌舵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