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
? ? ? 動畫電影是一種綜合的表現藝術形式,也是創作者的主觀投射。喜歡動畫,因為這個動畫世界是童話。
宮崎駿的動畫世界是美的世界,畫面和諧、給人寬慰,是歡喜的感動。
宮崎吾朗監督的作品《虞美人盛開的山坡》則恰恰相反,是一種悲傷的感動。
看過之后,既要發出被撫慰的喟嘆,又要為松崎海的成長之路打抱不平。
這兩種情感讓人總會聯系導演自身。
宮崎吾朗和爸爸宮崎駿相處的細節,我們不得而知,但在這部影片中,他或許特別希望爸爸能緊緊地擁抱自己,然后,熱淚盈眶。
? ? 《虞美人盛開的山坡》里面有一個小女孩。松崎海。她代表了宮崎吾郎,代表了長大了的你我,代表了那些被父親寄予了厚望,一路冷言相擊,冷臉相對的無數個小小的你我。
弗洛依德精神分析法中談到的:俄狄浦斯情結,又譯戀母情結或戀父情節,剛好可以為你我解惑。
? ? 弗洛依德認為,在人格發展的第三階段,及生殖器階段,兒童身上發展處一種戀母情欲綜合感。
這種心理驅使兒童去愛異性親人而討厭同性親人。于是男生會有戀母情結,女生會有戀父情結。
顯然,在《虞美人盛開的山坡》一片中,松崎海是深深眷戀著她父親的。
一段寫實的青春
這部影片,從劇本角度來看,以還原生活的真實細節取勝。
那種貼近生活的平淡,平靜歲月、流水年華的每一個日出日落,就像一本日記,每一幀都冒著寫實的熱氣。
打動人心的片子是在和觀眾認真交流的,或許是生活細節的類似,或許是某種精神認同,用一個貼切的詞來說,共情。
松崎海很小的時候,和父親的關系很好。記憶里都是溫馨的畫面,爸爸在小小的她的眼里,是那樣的高大、善良以及溫暖。
? 小海是三姐弟的老大,她不過比妹妹大兩歲,卻肩擔照顧全家的責任,這個人物設定,很容易讓觀眾站在小海這邊。
小海的爸爸是一名海軍,在海上出任務而犧牲。
小海很小的時候,她的媽媽就去遠方游學。
于是,小海成為那種被寄予了厚望,看起來像個大人,實際只是一個帶著大人面具的沉默小孩。
和現實中我們,不得不收起童真、那個在外漂著、不得不把自己偽裝成一個大人,是一樣的。
愛情
影片平淡的敘述中,海濱小鎮的日常很樸實,日出大家醒來,集市餐館,各行各業都忙碌著生計,學生忙著去上課,青年忙著前程,老人不忙。小海的第一件事是升起后院的旗子,每一天的旗語都不同,每一天的旗語都有一個陌生人給她回應。
在一次校園的拆除舊建筑的規劃中,高年級的同學發起反抗,激烈充滿青春波動的氣氛給小海帶來了不一樣的感官。
這次活動中,她遇見了風間學長。風間學長陽光而凌冽的男性氣息,和小海爸爸的氣質太相似。
從此,風間學長成了小海的情感寄托。總是在不經意間想起,上學放學偶遇,這是青春愛情里最常見的模樣。漸漸,風間學長取代父親成為小海心中的期待。
甚至,那個默默回應旗語的陌生人,原來就是風間。這種來自巧合和偶遇的青春萌動,好似一線溫暖的光,打進了小海有些黑沉的內心。
轉折
但這種愛情的精神支撐并沒有持續很久,一場隱秘的往事的揭露,讓風間學長和小海的關系發生了很大的變化。
在一次朋友間的聚會上,風間在小海家看到了和自己家中一模一樣的照片,這讓他誤認為小海的父親就是自己的親生父親。
隨之而來的,是風間和小海之間的疏離。
不明就里的小海感覺到又一次被自己所愛拋棄。
這種拋棄,她已經經歷了兩次了。
這一次,她病倒了。
夢中的她,變回小孩子時的模樣,放肆地哭,放肆地讓自己變成真正的自己,摘下那個堅強的虛偽面具,也打碎周遭給她的堅硬期望。
這個時候,媽媽回來了。小海投入媽媽的懷抱,痛快的哭了一場,然后從難過中走出來。
再見面也可以裝作相安無事。
在保衛學校待拆的文化大樓的行動中,隨著風間的身世之謎的揭開,兩個人的關系趨于和解。
原來,兩人的父親是好友,風間的父母不幸喪生于海難,小海的父親將風間寄養在了剛好沒有孩子的養父母家。
小海和風間并不是兄妹。當然看到這里的時候,會有一點脫離實際的感覺。
不過,在青春里,那個給予你內心寬慰的人,真的會很容易地讓人愛上吧。
評
日本動畫電影的發展程度是東方文化產出中位列前茅的,除了老生常談的文化戰略或營銷運行模式,在動態的畫面中將平凡人物的內心細膩最大程度地展現,是很多人喜歡它的原因。
動畫電影的主角相較于其他視覺類型的人物刻畫,主角與觀眾共情的基礎是很重要的。
小海的人物設定讓很多人找到了共情點。
父親、母親的去世或離家,是她情感依靠的缺失。
還有需要自己照顧的妹妹弟弟,是她讓自己必須快速長大的重擔。
這樣的生活讓小孩變得沉默寡言,非常自律,主動承擔生活中所有的責任,將每一個人都照顧的很好,甚至在家中寄宿的房客。
不得不說,帶上了家長面具的她,只是一個念中學的孩子。這樣的人物設定,已經很令人心疼了。而在成長的過程中,作為一個需要疼愛和照顧的女孩子,她的冷靜和忍耐讓每一個觀眾都很驚訝。
對弱者的掠奪,是悲劇的原因,也恰恰是這個人物形象最關鍵的地方。
沉悶的生活里,小海遇見了能看懂她旗語的風間,騎車送她的風間,和在學校社團里幫助和表揚她的風間,風間成了她的一線光明和平淡畫面里的亮色。
在她鼓起勇氣想要去愛甚至去取暖的時候,這份情感寄托又被奪走。
于是,本就沉悶的基調陷入了深層的壓抑之中。
原來,很小就失去父親的小海,在照片中也從來不笑。
原來,小海很難過的時候,會哭著找爸爸媽媽,而不是現在的冷靜模樣。
原來,那些經常戴在臉上的面具,不僅不會被摘掉,反而成了生命中的一部分。
影片的最后,燦爛的大海上駛過船只,每只船只都掛著回應的旗語。很絢爛,很寧靜,在這個一切事情都很規律的海邊小鎮上,不過又是一道平常可見的景色。
青春里的愛情結局如何,影片沒有給出明確答案。船頭上站著的風間和小海都平靜地看著家的方向。
保衛了學校的文化大樓,兩個人將自己的責任做到了最完美的狀態。面對陌生的城市、高高在上的市長,冷冷淡淡的工作人員,其實他們很緊張但還是盡力去做了,而且,也成功了。
兩個都從小失去父親的孩子,也許終于找到了自己的精神支撐,那就是,成為一個真正的大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