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晃28歲,從幼稚少女變成輕熟少婦,對婚姻也漸漸有了自己的看法。年少時受瓊瑤,金庸影響太深,觀念里婚姻由愛情作為基礎可以抹平門第,種族,年齡,相貌差距,有愛就是全部。年齡漸長,經歷婚姻,觀察別人的婚姻,慢慢發現,生活里愛情不是全部,還有很多讓我們無法割舍的東西。愛情可以超越門第、年齡、社會地位、相貌,但婚姻生活不會忽略這些差距的存在,并由此影響著兩個人的心理模式,生活模式,家庭地位,甚至決定了兩個人是否能走完一生。
我認識好多對和我同齡的夫妻,男生家庭條件比女生差,兩口子生活在一起,大多數生活模式是這樣的:男生做家務,男生工資卡由女生管理,男生脾氣很好,出門大包小包拎著,對女生父母敬畏有加,家里大事小事女生的決定權大于男生,看望父母也多是去女方家,孩子也是和外公外婆更親近,女生可以大手大腳花錢,這是家庭經濟基礎決定的,而男生不想吵架就安靜地心疼,心里默默自責:父母還在為省水電費夏天不舍得開空調,自己沒有好好敬孝改善父母的生活。假如男生表示反抗,女生父母干涉就來了,男生父母一般只能勸兒子忍忍。門第差距里的婚姻,總免不了弱的一方受很多委屈。不甘心且有本事的,會不停奮斗拼搏,讓事業的成功填補門第差。有的人成功了,可以贏得尊重,從此有了要求平等相處的機會。女生如果愿意調整相處模式,夫妻兩人自然和和氣氣。女生不愿意的,男生受不了,大概就一拍兩散。當然,也存在一種可能,男生感覺太壓抑了,不愿意繼續了,兩口子也就各走各路了。那些沒有通過奮斗改變人生的人,也就只好重復這樣不平等的相處模式,要么一忍到底,成為習慣,要么一拍兩散,各行前路。
女弱男強的婚姻,女生想要通過事業扳平一局的機會更加渺茫,女人要承擔照顧家庭、生養孩子的任務,加上女人生理構造等原因,一般不具備足夠的精力在職場廝殺。
因此,所有有門第差的婚姻,都是有代價的。愛情無等差是一回事,婚姻生活是另一回事。
有的人用年輕,美貌、帥氣去填平差距,也是拿了青春和美好去匹配,或許值得,或許不值得,看自己的心理預期吧。
即便是不存在門第差的夫妻,在生活里,也會存在因收入、能力、相貌等原因導致的拉鋸,強者就上升為當家者,弱者就安安靜靜聽從安排。所以婚姻培養出了很多女漢子,母老虎,大概也是由于這個原因。
最好的婚姻,是我們旗鼓相當,你懂我,我也懂你。我們經濟獨立,事業有成。我們平等交流,共同分擔,共同決定。你在成長,我也不敢放松腳步。給你足夠的空間 ,不附屬,不懦弱,是最好的朋友,也是生死相依的戰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