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笑看人生
你還記得孩子小時候怎樣學習抱著奶瓶、走路或是拿拿東西時的堅持不懈嗎?他(她)是那么的認真專注地學習,是因為嬰幼兒永遠在不停地發展與周圍知識和技能的溝通。
當然同樣的道理,當孩子發現書本知識能夠解釋現象,而且能更好的幫助他們認識世界時,他們便會熱情高漲。但如果反之,他們找不到快樂,認為學習沒什么用處,覺得學習很枯燥乏味,就會失去興趣也會感覺很痛苦。
當我們問孩子:“你覺得老師為什么讓你做作業?那你從這個作業里學到了什么?你能把這個知識運用到生活中嗎?”這個時候大多數孩子都會一臉茫然地看著你。然后回答:“是老師讓做的。”因為很多學校老師都是按考試結果,給孩子們不同的表揚或批評。很多孩子不清楚他們在學什么技能,更別說課堂之外知識的用處了。
如果我們將書本知識與實際生活相結合,把生活帶進學習來培養孩子的學習熱情。讓孩子看到這樣的聯系越多,作業里的知識就越有意義,他的學習興趣和樂趣就會越濃厚。
當你在幫助孩子發現書本和生活之間的聯系之前,首先要知道孩子學的是什么。看過他的各科書和家庭作業,你就知道他學的哪些內容。了解學了什么之后,就可以幫助他把書本知識和實際生活聯系起來了。
生活中學好語文的重要性。“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這首詩用豆子和豆莖(豆萁)比喻兄弟,勸戒曹丕不要兄弟殘殺,使曹丕聽后感到很慚愧,這才免了曹植一死。
? ?
一首詩救了曹植的一條命,這不就是語文的用處嗎?你看,這語文有多重要啊!當然,我們今天學習語文,決不是為了救自己的命,也不是單純為了會作詩。我們學習語文的目的,是為了提高我們素質和修養。
我們可以從兩方面來認識學習語文的重要性,一是語文的工具性,一是語文的思想性。語文的工具性,就是說語文是一種工具,不管是工作、學習,還是日常生活,處處都離不開它。例如,我們大部分同學將來都不一定去當詩人、作家,可是干什么工作都要能讀會寫;現在,同學們在學習其它文化課的時候,哪怕是演算一道應用題,也要先讀懂題意吧;在日常生活中,又有誰能離得開看書、看報紙、寫信、填表格一類的事情呢?所以語文是一種用處非常廣泛的工具。這個工具掌握得好,會給我們帶來很大的方便。
語文的思想性,是說學習語文不僅可以使我們學到知識而且可以使我們受到教育。從語文課中,我們學習過劉胡蘭,董存瑞、黃繼光、王進喜、白求恩等英雄模范人物的事跡,他們的高大形象和崇高品質,時刻鞭策我們如何做一個對祖國對人民有用的人。語文這個學科,使我們分清是非,認識美丑,學會做一個真正的人,教育我們熱愛祖國,熱愛人民,熱熱愛勞動……這就是語文的思想性。
? 語文這么有用,又這么重要,當你認識到這一點的時候,就會努力去學好它,你對語文的興趣也就產生了。
教孩子生活中用到數學的地方。如果你的孩子是一年級的話,我們平時出去購物時讓孩子給你算賬,這樣久而久之孩子不但掌握了計算能力,而且還認識錢,熟悉了“元、角、分。”這樣孩子知道了數學的重要性。如果孩子在學度量單位,他(她)要是沒興趣的話,你可以帶他(她)參觀一下建筑行業,讓他親眼所見度量在工作中的重要性。再大些的話看看棒球比賽時怎么運用比例來計算命中率,怎么運用分數在做飯炒菜時把配料翻倍或減半。通過觀察和生活中的參與,調動學過的數學應用于實際生活中。只有找了樂趣,這樣學起來才會有興趣。
科學知識與大自然的聯系。如果你的孩子正是二年級的孩子正在學習天氣知識。你問問他如果烏云密布的天氣出門的話,是不是該帶傘,為什么烏云密布就意味著要下雨。讓他通過觀察室外的溫度和記錄來推測天氣的變化。
孩子到了三年級的時候,英語讓很多家長焦慮,自己不會教,怕發音不準而誤導了孩子。其實英語是一門語言,多聽會有很好的效果。就像孩子們剛開始沒有上學的時候,但是也會說話。就是因為聽到大人說的多了,自然而然就會了。所以多聽是一種很好的方法,音標的重要性就相當于漢語拼音。想要孩子自己會讀英文單詞,就跟讀漢字認讀拼音一樣。所以音標要系統化學習。培養孩子認識音標和音標的拼讀。這樣孩子無論在什么階段,小學,初中,高中他都能做到自己看音標讀出來這個單詞。就像看到一個漢字,只要有拼音他們就能準確地讀出這個漢字一樣。所以在生活中多聽,多看些英語動畫片,從生活中學習也是學好英語的開始。
讓書本知識與實際生活的聯系對孩子有實際意義。每個孩子都有興趣和激情,有的只是潛伏在地下某個地方等待著你的發掘,當積累大量豐富的生活經歷時就能夠給孩子提供更寬的選擇面,從而有助于他找到充滿激情和學習樂趣。
作者簡介
馬偉芍 河南洛陽80后, 網名笑看人生,酷愛文學、詩歌 、散文,喜歡寫隨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