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一個十多年的朋友對我說,我欣賞你寫文章的毅力、那股韌勁,我這種精神使他感動。
我,驚駭無比,嚇得我不敢承受“毅力、韌勁”這四個字。
但,換個角度來看,或許他這么說是對的。
一
我上大學的那個城市和一位好朋友考政法干警所在的城市一樣。
在2013年他第一次備考期間,我們兩個一周至少要約上兩次,吃吃飯喝喝酒。這一年他沒考上。
在2014年,是他第二次備考時間。他“瘋”了。三個月內,我可以說每周給他打一次電話,話題都是出來玩,但是都被他拒絕了。
打電話被拒是多么不爽一件事,多么沒有面子,還是三番五次的被拒,而我卻沒有生氣。我知道他正在做一件正確的事。
在2015年,我像他一樣,我向他學習,被他的那股韌勁所感染,為公考備考三個月,在家獨處學習。
有人說朋友是以某種交換的目的而產生的,而我卻說它不僅可以帶來溫暖,更給我帶來了前進的“士氣”。
二
@愛讀書的高博士有一天發表了一篇文章《周末2天,看了3本書,寫了6篇文章,是一種什么樣的體驗?》。周六周日兩天時間竟然看了三本書,交了六篇作業。平日里他幾乎每日堅持看一本書,并至少寫一篇文章。他用他的文章向我們寫作小白提供了很多學習、讀書方法論,讓我們不用費勁去找方法,直接按布就班的學習高博士的方法論,我們就可以讓學習效率提高一些。
@夢歸秦淮,除了工作、帶孩子,還每日更文,特別是手賬還做得特別精致,而且字也寫的很漂亮(字如其人)。讓我們這些小白都非常羨慕嫉妒恨,也讓我們明白人真的可以同時兼顧很多事情,并且每件事都可以做的很好。
@田寶經常發表一些關于寫作的一些文章技巧,讓我們這些小白在寫文章這條路上不迷茫、不慌張。他的文章批改群里,讓我受益匪淺。它就像一面鏡子,讓我看到自己的文章缺點在哪。
今天,不得不拿這三位朋友說“事”,是因為他們對我這個小白起到了很大的“推動”作用,讓我們在這條寫作路上不再迷茫,看得見目標,并提供了外在的驅動力支持。
對我來說,這可能就是他們的潛在的價值所在。
三
若你沒什么優勢,請把堅持當成你的優勢。
在堅持的過程中,正確的堅持,每日督促自己寫出比前一天質量好的文章。
使每篇文章,至少給讀者提供一個有價值的地方。
正如《文案覺醒》這本書中所說的。
為什么一個人會花那么長時間看完另外一個陌生人創作的內容,并在文章結尾給他留言點贊?
那是因為人們認可你的人格魅力,開始關注你;因為你持續創造價值,來與你長期互動。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