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午,參加了市婦聯組織的講座。這好像是我第一次聽育兒類講座,以聽著玩玩的心態去的,沒想到老師的理念深得我心啊。
不雞血,不壓制,尊重個性差異,長成本來的樣子。這就是我喜歡的教育方式。
聽完講座,有三個慶幸:
一,做家長以來,沒有壓制娃的個性,沒有隨波逐流,沒有讓娃奔波在各類輔導班間。給了他足夠的運動時間和隨心所欲的玩耍時間。
二,這幾年還比較注重閱讀,雖然每天花的時間不多,但能靜心閱讀。慢慢地,在語文閱讀理解、寫作上嘗到了閱讀帶來的好處,促使娃更多地去閱讀,逐漸構成良性循環。
三,一直以來都是鼓勵多、批評少,娃的性格比較自信、樂觀。雖然還有些內向和靦腆,但不會和天生外向的人去比較。娃能在近百人的夏令營晚會上獨唱英文歌曲,讓奔四還不敢上臺的我很是佩服和欣慰了。
還有,三個后悔:
一,三歲之前基本在傻玩中度過,沒注重培養感統能力,現在錯別字多。
二,小時候沒有磨耳朵,英語啟蒙太晚,造成現在看原版繪本存在問題,能看懂的太幼稚,符合年齡的內容看不懂。
三,在三歲之前,沒有意識到“母親的印刻現象是給孩子最初的起點”,沒有很好地注重自己的言行做到身教。
接下來要努力的四點:
一、把更多的注意力放在自己身上,做更好的自己。
二、激發娃內在的驅動力。
三、引導娃提升自學能力。
四、在閱讀方面,注重深度和寬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