兮妹,非常感謝你的信任,愿意來尋求我的建議,讓我覺得“我能為你做些什么”,你的到來成就了我們這頓飯的意義。
“我能為你做些什么?”這個念頭似乎就是一個開關(guān),關(guān)于光明和黑暗的開關(guān)。
我最后讓你讀的那個故事《世界上最后一個問題》,謝謝你給我的反饋,讓我看到,如何更深入淺出的分享,如何更好的讓交流的對象理解和接受,我還需要大量的學(xué)習(xí)和練習(xí)。
現(xiàn)在,我試著再來回答一下你的疑問。
是的,“在光明中,黑暗中的一切問題都不存在。”這句話我能懂——但是如何才能總在光明中?如果我不在光明中,那我依然只能努力去接受黑暗中的問題,努力去解決它。
是的,這也是我第一次讀這個故事的疑問。所以當(dāng)時我也覺得,這句話對,卻沒有用,因為我沒有辦法一直這光明中。
“我沒有辦法”——看到?jīng)]有,這是我們昨天討論過的問題。這是我們固有的思維模式。就是這種思維模式把我們關(guān)在來黑暗中。
如果我們換個提問的方式:我如何才能時刻活在光明中?——如果這樣問,我們就有可能找到離開黑暗的機會,對不對?
回到那個寓言故事中,如何才能一直活在光明中?其實很簡單,把開關(guān)打開。
寂靜法師有一句話:愚者拼命,智者改命。——想想,我們努力去接受并解決黑暗中的問題是不是在拼命?但若我們把開關(guān)打開,置身光明,是不是在改命?
可是,問題又來了。在寓言中,一個房間的開關(guān)很容易找,可我們?nèi)松校_關(guān)在哪里?我們甚至都不知道這個開關(guān)到底是什么?
好吧,寂靜法師又說了:念頭是開關(guān),一開光明,一關(guān)黑暗。
回想一下“我沒有辦法一直生活在光明中”是不是就是“一關(guān)黑暗”?/“但是這些因素都不受我控制“是不是也是一關(guān)黑暗?
我昨天和你分享的把“如何去適應(yīng)規(guī)劃院或者XXXX”變成“我如何可以借用規(guī)劃院或者XXXX這個工具達(dá)成自己未來的目標(biāo)”,還記得吧?我在和你一起做轉(zhuǎn)念的練習(xí)。
但是今天早上,我突然發(fā)現(xiàn),這個念頭境界不高啊!我們有沒有可能把這個問題再升華為,“我可以借用規(guī)劃院或者XXXX這個工具為世人做些什么?”同時也問問,“這個工具或平臺為我利益眾生提供了方便,那我能為這個平臺做些什么?”
我能為你做些什么,我能為眾生做些什么,這樣的轉(zhuǎn)念或許就是光明與黑暗之間的開關(guān)?
我不確定這是否就是最后的答案,但我希望我今天的思考能為你“做些什么”。
還是要特別感謝你,你的提問,啟發(fā)我的思考,讓我看到了光明的不同境界。
一起加油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