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的孩子大膽活潑,而有的孩子卻膽小內向?身為父母的我們是否時常在思考,是什么造成孩子性格差異的,其實仔細想想,我們就不難發現孩子性格的形成不僅僅跟父母的關系有關,還與孩子所接觸的環境有關。父母的關系影響著孩子的身心健康,而環境決定著孩子的性格,影響著孩子未來會以什么樣的心態面對生活。
而讓我意識到環境對孩子性格的養成是有非常大的影響力的,是在看完童話作家云畫的《柚子向前沖 去農村》這本書,這本書講述的是把童年還給孩子,讓孩子在大自然中感受美好,學會堅強與勇敢的故事。正是這本書讓我一次次回憶起兒童的時光,那時還沒有這么多的高樓大廈,也不像現在到處都是柏油馬路,父母對我們更沒有太多的約束,我們總是跟一群小伙伴去捉迷藏、爬樹、在大自然中穿梭……
也正是這本書讓我意識到現在的我們,好像把孩子保護的太好了,但凡孩子遇到一點磕磕絆絆,我們都心疼不已,因此也造成了孩子沒有獨自面對挫折的勇氣。
那么大自然有什么魔力,能對孩子產生巨大的影響呢?
一:他們是屬于大自然的,親近自然是他們的天性
孩子都是zui簡單快樂的,他們是屬于大自然的,在大自然中一切事物對他們來說都是新奇的,無論是在草地上奔跑,還是在水里捉蝌蚪……
然而我們經常會看到許多家長為了讓孩子努力學習,有個好成績,就去扼殺孩子的自由,扼殺孩子對大自然的好奇心。
甚至有的家長經常向別人炫耀自家的孩子為了學習熬到深夜,但凡有人覺得孩子太過辛苦,勸她多給孩子些自由,都會被反駁回去,還會振振有詞的說到:“每個人在每個階段有每個階段要做的事,而身為孩子的他們重要的是學習,除了學習其他的都是次要的。”
其實學習固然重要,但我們也不能讓孩子缺失體驗大自然的樂趣,而是要懂得勞逸結合,讓孩子在親近自然的過程中獲得情感能量,迸發生命的活力,讓孩子在大自然中享受孩童時代應該享受的快樂與自在。
二、親近大自然的孩子更堅強,更有勇氣
大自然是孩子的天然教師,奇妙美麗的自然環境、千姿百態的自然景觀,都為孩子的教育提供了最好的參考。
美國兒童心理學博士陳魯曾說:“孩子在接近大自然的過程中會產生很多問題。當他的問題通過自己的觀察、分析、實驗、詢問別人得到了答案,孩子不光學到了一些具體的知識,更習慣了問問題,學到了思考和解決問題的方法。”
并且,當孩子在親近大自然時,他們將不在依賴父母,摔倒了,會自己爬起來,那時他們也將更堅韌,更有勇氣。
柚子要上一年級了,可在升學考核的過程中,柚子的膽小內向讓老師覺得柚子似乎并不適合他們學校,可柚子好喜歡這個學校,他喜歡這里有一大片湖面,喜歡這里的郁郁蔥蔥,就連路邊的小草也讓他開心不已,這里的景致是他從未見的美。
可是要入學,他就要克服自己的膽小與內向,展現自己的勇敢,為此他也很難過。
于是柚子爸爸決定帶柚子去一趟自己的東北老家,讓柚子體驗一下農村里的快樂。
在那里,柚子結交到了好幾個好朋友,他們不會嘲笑他的膽小,會帶他去看準備下蛋的老母雞,會拉著他一起奔跑,躲藏在玉米地里,也會邀請他去西瓜地里吃冰鎮西瓜,一起爬到高墻上跳下去,柚子爸爸也會帶著他去體驗給菜地澆水的快樂,并告訴他一顆種子是如何從黑暗的地底下破土而出的,是憑借著自己的力量,堅持,不放棄,努力沖破黑暗。
就這樣,柚子在農村度過了一個快樂又美好的假期,這次的他不僅順利通過了考核,還突破了自我。
你看,這就是大自然給孩子zui好的饋贈,我們可以從大自然的一草一木中去教會孩子勇敢,也可以從一草一木中,激發起孩子的思考。而孩子也可以通過看、聽、聞、觸,自己獲得對自然的認識。
總結:孩子在小時候的啟蒙經歷對他們以后的成長有很大的影響,主要影響的就是來自爸爸媽媽與身邊的環境,過分的關愛孩子是爸爸媽媽都會做的,但別讓孩子失去了飛翔的翅膀,失去童年的樂趣,在成長的過程中孩子們需要的是在陽光下去感受大自然帶給他們的能量密碼,去親近自然,去奔跑,去跳躍,去發現,去思考,去學會堅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