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我好朋友的表妹,就叫她小艷吧,很小的時候父母離異,和母親相依為命,母親起早貪黑賺錢供養她上了大學。
按說這樣的條件,小孩子會格外懂事、獨立,拼命努力改變現狀吧?
——然而并沒有。
她在大學短短兩年里,換了4臺手機,2臺筆記本電腦。前兩天她又入手了最新上市的oppo-R9拍照手機,大3000,要花去她母親一個月的工資。
我問朋友,她媽媽不管的嗎?
朋友說,小姨從小就覺得虧欠了小艷太多,覺得要對小艷好一點,所以表妹想要什么都會給錢買。她每天早上4點起床給餐廳做飯,一直洗碗忙到晚上9點鐘才能休息,累得骨瘦如柴。可是表妹絲毫不懂得體諒,就覺得別的同學有的她憑什么不能有,唉!
我說,你們家就沒有人說說母女倆?
朋友欲哭無淚道,我哪敢哦!這不她馬上要實習了,不愿意住學校、要我幫忙租房子——因為覺得坐一個小時車上班太遠了、耽誤了早上寶貴的睡眠!我建議她還是考慮一下家里情況,住學校比較好。結果呢,小姨知道這個事情,反而怪罪我“靠不住”。連我外婆都打電話罵了我一頓,說我在同一個城市不知道照顧妹妹……
2
小艷母親做錯了嗎?似乎沒錯。試想,哪個家長不希望對孩子好一點,給他一個舒適的成長環境,這怎能算有錯?
但事實上,她的過分關心,已經徹底地毀掉了一個祖國的花朵。
朋友告訴我,小艷從小成績就墊底,但是沒關系,因為媽媽也不想她學得太累嘛,女孩子差不多就行了。她也聽不進去任何意見、一言不合就哭、跟家里打小報告。沒有任何特長、愛好,大學里壓根沒出過校門,就知道宅著上網。最后的結果是,小艷換了4臺智能手機,卻依然不知道如何用百度地圖查公交,想要租房子、竟然一片茫然無從下手。
我說,這孩子,豈不是被人賣了還幫著數錢?
朋友嘆了口氣說,這個倒可以放心,因為她不會數錢。
朋友告訴我,從小厭惡數學的她,到現在都不會做3位數以上的加減法,對大額的鈔票毫無概念。不過我還是蠻困惑的,她買手機、買電腦咋就這么溜呢?
我更困惑、且氣憤的是,小艷在大手大腳花錢的時候,有沒有想象一下自己的媽媽3、4點鐘起床的情景?小艷在嫌棄自己的母親太土氣,不想讓她到學校去的時候,有沒有回憶起小時候媽媽歷盡艱辛把她養大的苦楚?
這樣的“吸血蟲”,穿得再時尚,長得再漂亮,都還是社會的蛀蟲而已。
3
小艷的情況絕非孤例,已經成了“中國現象”。
我看到身邊無數的家長、尤其是爺爺奶奶輩,對小孩子呵護備至、有求必應、像伺候小皇帝似的,這讓我心生恐懼。
最典型的,是現在的孩子普遍愛哭,毫無理由地大哭。因為只要一鬧,就會有人抱起他:“別哭了乖寶貝,你要什么呀?你哪里不舒服?”
孩子的心靈就這么扭曲了,本來是純凈的靈魂,卻多了一種“無知之惡”——他不知道有些事情是不應該做的,在他眼里世界就得圍著他轉,他做任何事情都會有大人幫他承擔后果,不能稱心如意他就要鬧、就要毀掉一切!
結果就有了上面的小艷,心靈麻木,絲毫不能體諒母親的辛苦;就有了地鐵站臺上推人的小朋友,差點讓另一個小孩子落入鐵軌;就有了麻辣燙店里偷食客手機不成,就悍然對人潑燙水導致毀容;就有了熊孩子惡作劇按電梯,嚇得2、3歲小朋友從18層跌落殞命的悲劇。
我知道,上面的情況確實是少數、是偶然。但是我確信,過于“關心”孩子,催生了無數的“低能兒”。
孩子摔一跤、被搶了玩具、受了挫折、被人誤會或者欺負,真的嚴重到了需要家長出馬的地步嗎?他自己不需要經歷和體驗這些過程?
孩子做家務、分擔勞動、訓練他做體育運動、對他的學習要求嚴格一點,又如何?會累死嗎?家長總是把孩子護在自己的羽翼下,他如何學會飛翔?沒有任何獨立完成任務、承擔責任的經歷,怎么長大?不讓他學會自己探索世界、自己解決問題,他豈不是永遠只能做井底之蛙?
有人說,孩子還小,只要學習好就行了,以后進入社會必然會經歷人生、自己成長。
放屁。
一個從來不需要面對任何問題的孩子、一個遇到任何麻煩都有人出面解決的孩子、一個想要任何東西只需張口就能得到的孩子,怎么能忍受社會的規則?怎么能接受“努力了未必會有回報”這個殘酷事實?進入社會之后他多年來的世界觀直接崩潰,他將寸步難行。
小時候不讓孩子經歷事情、健全心智,長大了卻妄想他能獨自面對風雨、成龍成鳳。這樣的家長腦子里一定是進了很多屎吧。
4
問題并沒有那么復雜,前提是——接受[孩子終將與你分離]這個事實。
孩子遲早要自己飛,遲早要和別人結婚擁有自己的家庭,遲早有一天家長要先走一步留下他繼續傳承。
放手吧,試著短暫的分離,試著給他一些小難度的挑戰,試著讓他自己解決問題。
在孩子離開之前,我們要讓他強壯起來:允許他犯錯,允許他走彎路;保護他前行,但絕不是幫他走完這段路。
別寵他,我們要愛他。你說對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