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故事為《民間故事》系列之899期,如果您喜歡看民間故事記得常來!
北宋年間,曹縣有一位張姓老漢。平日里,他靠著給人家拉貨賺些腳力錢。
辛苦半輩子,張老漢手里積攢了一些積蓄,欲要給兒子蓋一間婚房。
村子的東面,有一處空地。奇怪的是,這處空地上寸草不生。對此,村里人都很疑惑,但沒人知道原因。
張老漢的老宅院離著這處空地不遠,尋思著和兒子住得近些,彼此也能有個照應。
于是,張老漢就將新房的地址選在了此處空地之上。沒過幾日,張老漢雇來了工匠,開始蓋起房來。
可就在清整空地時,幾位工匠卻無意挖到了一塊石板,眾工匠不敢亂動,遂通報了主家,張老漢得知此事后趕忙跑了過來。
在工匠們齊心協力之下,終于將這塊礙事的石板挪開了,而讓眾人驚嘆的是,在那塊石板之下,卻是一口老井。
張老漢并未聽村中老者們說起過此處有水井之事,對此他疑惑不已。
他拿起身邊一塊石頭,朝著井里扔了下去,卻未曾聽見有水聲。
“井底下沒有水聲傳來,看來已是一口枯井了,主家您看是把井填上還是?”一位工匠詢問道。
張老漢十分謹慎,他思忖片刻說道:“幾位師傅暫且別動,我前去與村中老者打聽一番!”言罷,張老漢起身走了。
工匠們不敢亂動,遠遠地躲著那口枯井。
再說那張老漢,詢問村中多位老者,卻無人知曉有關那口枯井之事。
無奈,張老漢悻悻回到了家。可在古時,蓋房子有講究,不得在井口之上蓋房,這是有說道的。
張老漢沒敢輕舉妄動,工匠們陸續收工離開了,他在空地上轉了幾圈后,背著手回了老宅。
可就在當晚,奇怪的事情發生了:
夜里時候,張老漢卻被哭聲驚醒了。他直起身來仔細聆聽,卻發現似乎是一位小女孩在哭。張老漢趕忙下了床,披著單衣跑出了家。
哭聲是從新宅院那里傳來的,張老漢循聲而往,很快來到那片空地。
他仔細一聽,發現哭聲是從那口枯井里傳出來的。此時,張老漢的手開始抖了起來。
他慢慢朝著井口處走了過去,女孩的哭聲越來越大,在井里顯得十分空靈、凄涼。
張老漢以為是哪家孩子不慎掉下去了,壯著膽子朝著井里大喊一句:“你是誰家孩子?告訴我你爹娘的名字,我去喊他們前來救你!”
話音一落,井里的哭聲卻戛然而止了。張老漢又喊了幾聲,依舊沒有回答。他等待片刻,隨即回了家,而哭聲整整持續了一夜,直到雞鳴聲響起,那哭聲才停。
一早,張老漢便在村里打聽誰家丟孩子了,可問了一圈誰家也沒有丟孩子。張老漢回憶著昨夜里那女孩的哭聲,心里不禁害怕起來。
他吩咐工匠們,遠離那口枯井。工匠們也沒追問緣由,都遠遠地躲著。
就在當晚,正在熟睡的張老漢又被女孩的哭聲驚醒。他穿著單衣走出家門,尋著哭聲他再次來到那口枯井邊上。
自從井口被打開,一連兩晚都有怪異的哭聲傳出來,張老漢覺得這口井里肯定有不干凈的東西。他站在井邊,朝著井里說道:“孩子,你若是冤死的,今晚就別再哭了,明日一早我就請道士來幫你。”
張老漢話音剛落,井里的哭聲停止了。張老漢搖了搖頭,背著手回家去了。這一夜,他未再聽見哭聲。
翌日一早,張老漢便去道觀中請來一位道士。他將兩晚的奇怪遭遇說給了道士,道士掐指一算,微微說道:“今夜我在井邊施法,你去準備一些東西來!”
張老漢依著吩咐,將東西一一備齊。待到三更時分,道士在井邊擺陣,開始施法。
片刻后,井里傳出撕心裂肺的哭聲,道士閉目凝神,口中是念念有詞。忽然,井口之上騰起一團白色煙霧。而在煙霧之中,卻站著一個小女孩。
小女孩淚眼婆娑,嘴巴不停地動著。道士凝神閉目,嘴巴也在動著。張老漢看得是渾身發抖,他哪里敢上前?只是遠遠躲著。
過了一會兒,小女孩消失不見了,而那團煙霧則慢慢飄散開了。
道士緩緩放下了拂塵,眼角處卻流出了眼淚。張老漢趕忙跑了過去,低聲問道:“道長,那小女孩怎么在井里?她到底是誰家孩子?”
道士看了看他,擦了擦眼淚,嘆聲說道:“她是一百多年前本村王友茂的孫女,只是那王友茂重男輕女。在孫女4歲那一年,王友茂偷偷將她扔進這口老井里,后用石板將井口封住。那小女孩怨氣深,魂魄又被石板封住,她一直沒能轉世投胎,唉!這真是孽緣啊!”
張老漢聞言后大吃一驚,口中罵道:“真是牲畜所為,居然對自己的親孫女下此毒手,真該千刀萬剮了他!”
“貧道方才已經勸說過那小女孩了,待我再做一場法事,為她超度一番,給她尋個好人家!”說完,道士揮動起拂塵,開始擺陣施法。
張老漢遠遠地守護著,并沒有離開。直到子時,道士才收了手。張老漢欲要留道士在家休息,道士婉拒了張老漢,慢慢地消失在茫茫夜色之中。
此后,這口枯井再也沒有傳出女孩的哭聲。而王友茂害死孫女的事,很快在村子里傳開了,人們紛紛指責他心腸歹毒。
據說,當年王友茂的兒媳婦接連生了三個女兒,就是沒有盼來兒子,王友茂家從此斷了香火,這應該就是對他的報應。
張老漢并沒有在那塊空地上繼續蓋房子,他另選了一塊地方,給兒子蓋了一間婚房。
此后,張老漢一直平平安安,沒有出過災禍,想必是那個小女孩在一直保佑著他吧!
本期故事我們到這就講完了,我有酒,也有故事,就差一個愛聽故事的你!
圖片來自于網絡,侵刪!
聲明:文中故事為本作者虛構,目的是借故事向世人闡述道理,切莫與封建迷信對號入座,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