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則天時期,酷吏橫行。許多人被羅織罪名,下獄橫死。有個一官半職的人每天都生活在恐懼之中,每天上班之前,都和妻子做生死之別。
那時候博陵王崔玄暉還沒做到宰相的職位,還只是一個侍郎。但因深得武則天器重,前途可期,名聲日隆。
崔玄暉為人忠誠,不做權謀小人之事。其母深知兒子脾氣秉性。日日擔憂。這天,母親對崔玄暉說:“現在為官,禍福只在旦夕之間。我聽說京城有個僧人名叫萬回,他是神僧寶志那樣的人物,你可以把他請來。消災免禍”
寶志是南北朝時期的神僧,深得南朝梁武帝的尊崇。
萬回到崔玄暉家時,其母垂泣作禮。萬回急忙上前攙扶。:“老人家如此客氣,貧僧擔當不起啊."
崔家準備了豐盛的宴席。崔玄暉頻頻給萬回夾菜斟酒。:“我全家老小都仰仗師父了”崔玄暉拿出一雙銀匙箸對萬回說道。
萬回拿起匙箸,一言不發,忽然走到室外,雙手一揚,那雙匙箸落于堂屋之上,然后揚長而去。一家人都覺得是不祥之兆。
萬回走后,崔玄暉思前想后,沒想到有何怠慢之處。
三天后,崔玄暉命家人去堂屋上取下匙箸。家人發現,在匙箸之下有本書卷。急忙拿于崔玄暉。看后大驚,原來這是一本讖緯之書。崔玄暉意識到有人要栽贓嫁禍,因為一旦發現有人私藏讖緯書籍,都會滿門抄斬。情急之下,崔玄暉親自去僻靜之處把書燒了。
幾天后,有差官闖進崔家,上屋入地,說要搜查讖緯之書,自然,一無所得。
原來,當時的酷吏會把一些讖緯方面的書籍偷偷埋在在要陷害的人家,幾個月后,再命人搜查。
崔玄暉暗自后怕,當時如果對萬回有所怠慢,后果不堪設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