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看了飛馳人生,韓寒的第三部代表作,以前對他不是很了解,只知道是寫書的,現(xiàn)在我覺得可以用斜杠來定義他,作家、編劇、導(dǎo)演、賽車手…我們都羨慕斜杠,但如果自己都不曾嘗試,也不曾勇敢追求自己所愛,而只是局限在自己的小小世界里,渾渾噩噩的度過,那么只會差之千里,找不到人生的路標。
張弛,因為違規(guī)被禁賽5年,這期間,他沒碰過車,而他作為一個從小喜歡賽車,并且連續(xù)五年獲得冠軍,曾經(jīng)跨過山和大海,也穿過人山人海,而曾經(jīng)擁有的一切,轉(zhuǎn)眼都飄散如煙,一落千丈,他為了維持生計,變成了賣炒飯的廚子,過起了咸魚般的生活,可是在他平凡的生活背后,有著不平凡的堅持與執(zhí)念,他每天會在腦海里開20遍巴音布魯克賽道,如此這般整整五年,而網(wǎng)上盛行的1W小時定律,1W小時的錘煉,是任何人從平凡變成世界級大師的必要條件。只要功夫深,鐵杵磨成針。
好在,他有機會東山再起,在他五年后復(fù)出時,他選擇從0開始,重新贏回屬于他自己的輝煌時刻。。擺在他眼前的一系列困難,駕照、賽車、組裝費、贊助,他有信心一一突破。順境時獲得的友誼,果真沒那么牢固,他丟棄面子,不顧一切的拉贊助,向富人、向老同學(xué)借錢,但無一例外的以失敗告終。最終一個土大款決定贊助他100萬,但有兩個條件,一是賽服上要寫上他女朋友的名字,讓他女朋友的名字聞名于眾;二則讓這個過氣的名人給他唱歌跳舞。如果不是對夢想的執(zhí)著,誰會委屈于這種事?但是張馳唱了,也跳了,為了那100W能給他帶來的重回賽場的機會,這張40歲的老臉又算得了什么。
追逐夢想的路上又怎會是平坦的?比賽前,因為意外,斥巨資耗費巨大精力改裝好的車幾乎成為報廢車,雖然他等比賽的這一時刻,已經(jīng)等了五年,但是,他除了認命別無選擇,他顫抖著的雙手要在放棄的協(xié)議書上簽字,他絕望無助,不得不屈服于殘忍的現(xiàn)實。以后是你們年輕人的天下,這句話,包含了多少的無奈。
種種波折,最終由于領(lǐng)航員身負重傷不被允許參賽,他不得不啟用最冒險的策略-在沒有領(lǐng)航員的情況下一人參賽,那可是賽車上最難的有168個彎道的巴音布魯克魔鬼賽道…其實他不是非得贏了別人,只是不想輸給自己!我們看到他是在孤注一擲,只有他自己心里清楚,如果拼一把,那就有贏的希望;如果連試都不試,那他肯定會因此后悔一輩子。最終,他賽過了自己。
有的人活得是造型,有的人活得是人設(shè),有的人活得是本事,你活得是什么呢?你這輩子的故事,結(jié)局將是什么?愿你芬芳,引蝶自來;愿你愛你所愛,對得起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