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某某,女,48歲。
“每天晚上四點多都出大汗,烘熱,睡得很差!”針灸治療室中,大姐痛苦的傾訴。我們的一位病人,原本來醫院調理“頸椎病”的中年女病人,在閑聊間發現其有嚴重的“圍絕經期綜合癥”,持續已經數年了。通過醫師的交談,采集病史如下:
主癥:凌晨4點左右盜汗、發熱、口干,雙側腋下脹感,早醒,易煩躁,口略干、苦。
次證:1.乏力,健忘,精神不集中
? ? ? ? ? ? 2.怕冷,背涼,至陽穴附近疼痛,易 口腔潰瘍
? ? ? ? ? ? 3.面色黃,便秘,2-7日一行,質? ? ? ? 干。風吹后易腹痛
? ? ? ? ? ? 4.左耳失聰,左側后枕至額顳部麻木
舌診:舌淡質潤,舌尖略紅,舌中凹陷
脈診:雙尺沉無力,左關無力,弦澀,右關弦細。雙寸無力,左寸沉取弦細
吳院長指點道:腎陰陽兩虛,肝氣血兩虧,脾氣虛。君火不足。
在院長老師的指導下,學生辨證處方:
治療:巴戟天、肉蓯蓉、杜仲培補腎陽。夜交藤、熟地涵養肝腎陰。狗脊在溫陽藥基礎上,溫通督脈。四君子湯補中益氣、運轉后天。生白術+熟地益氣潤腸通便。桂枝、當歸+白芍,調和營衛;柴胡+白芍,調和肝膽。路路通+石菖蒲,芳香化濁,開竅祛痰。
觀察:
? ? ? ? 經過半月治療:盜汗、烘熱癥狀完全消退。背冷、背部“至陽穴”疼痛消失。煩躁大減,腋下脹感消除。腹部風吹后已不腹痛。大便順暢,日一行。精神狀態較好,健忘、乏力明顯改善。
? ? ? ? 左耳聽力恢復欠佳,左側頭部麻木癥狀部分改善。擬下次入院繼續治療頸椎病及耳疾。
院長點評:
? ? ? ? 女子先天肝腎不足,適逢“七七”天癸竭、地道不通。氣有余而血不足,缺乏月經定期疏泄,必然煩躁。
? ? ? ? “水為木之母”,腎水不足,必然風木妄泄,加上陰不涵陽,造成夜半潮熱、盜汗。此時切切不可一味清熱降火!故以芍藥、熟地斂相火、涵真陽。
? ? ? ? ? 該病人健忘、乏力、便秘,又是水中真陽不足,無法溫煦脾土,故便秘;并且肝木生發轉化的心陽也不足,故健忘。
院長教誨
? ? ? ? “治病必求于本!”吳師不厭其煩強調。培補先天水火是第一要務。繼則“四君子湯”補土守中,調節四維升降。先后天穩固,四維輪轉正常,更年期綜合征,自然而愈!
? ? ? ? 傳承中醫,經典為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