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我的經驗看,一個人想在今天的世界活得好、活得幸福,方法其實很簡單,你只要讓自己看起來和人們是“同類動物”就可以了。人們都喜歡同類,排斥異類,把擁有的與同類分享,而把敵意和刀子送給異類。國與國,人與人,動物與動物,莫不如此。
但是,真的做起來我們又經常發現,這太難了!為什么呢?因為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個性。換言之,人的性格、欲求、希望以及面臨的情勢總有諸多的不同和差異。所以,你當然不想變成“我”,或站在我的角度思考一件事情。我也并不會真正地將自己變成“你”,用你的思維和立場來思考問題。
換位思考總是極難的,每個人都站在自己的院子里,帶著窺視和竊取的目的觀察對方的院子,考慮的是用什么辦法擴大自己的院子,而不是把雙方的院子連成一體。一件事情尚且有或大或小的分歧,何況許多的事情串聯起來,在漫長的社會化生活中還要讓一個人變得像水一樣柔軟、像風中的花草一樣總是擺向其他的方向,那真的是無比艱難!
“我想做我自己,我不想跟你一樣!”
“嘿,你不是我的人,我對你有著警惕!”
“為什么你不同意我的想法?我認為方案A才是對的。”
“你侵犯了我的利益!”
“這是我的地盤,請你不要靠近。”
你看,隔閡就這樣產生,并且越拉越大了。
有一次,我參加一家企業的管理層培訓,順便去看望了我的大學導師。導師跟我講了一件他不久前的見聞:他的兩個得意弟子,在大學時是一對親密無間的好朋友,共同研究學術項目,成績斐然。但是工作以后不到半年,就勢同水火,互不相容,關系搞得很糟,而且各自的前程也都耽誤了。究其原因,也不過都是一些微不足道的瑣碎小事,可是導致的裂痕十分驚人,直接促使兩人分道揚鑣,再也不把對方視為知交好友,從以前的合作者變成了今天“有你沒我”的競爭對手。
導師對我說:“當人走進社會以后,原本并不起眼的很多細節就變得陡然重要起來。它們在昨天不值一文,絲毫不會影響人們之間的關系,這時卻突然成了左右人們情緒和影響人與人之間關系前景的攔路石。同樣的一件事會在社會環境的變化中進行動態的發展,昨天不在乎的事情,今天可能就讓人們非常計較。這不但是信任和取舍的問題,更關系到你們對這個世界的認識,對互相的價值觀和個性的理解。這對一個人能否適應社會、駕馭社會并成功地取得成功,有非常重要的影響。”
可能許多人想表達和想追求的是如何在這個社會中混出來,在激烈的競爭中怎樣取得成功,名利雙收。金錢、名聲和地位也許是更多人關注的重點。但其實,在社會中如魚得水,并不代表著你要獲得多么巨大的物質成功,或者擁有多么高的名聲。
人們最關鍵的目標,應該是讓自己的做法、生活態度和為人處世的原則獲得人們的認可——至少是你身邊的人,使你在你的圈子里得到一片立足之地,讓他們在談及你的時候,至少不會充滿鄙視,而是由衷地萌生一種敬意。
或者,當人們提到你的名字時,大家會不由自主地覺得:“這個人還不錯。”我們可以捫心自問,即便得到這么一句簡單的評價,能做到的又有幾個呢?恐怕大多數人對此并不自信吧!因此,做人做事的目標有時就是這么單純,不過是讓自己在大眾的眼中得到一個起碼不壞的評價,這已是很大的成功。
做一個好人,同時也做一個讓惡人和壞人懼怕的人,你就能在社會中混出一片天地。當然,這不意味著你會有多少朋友,能取得多大的物質成就,比如升職和賺錢,而是說,你為自己的人生發展奠定了一個非常雄厚的基礎,得到了一把打開社會寶庫的鑰匙:里面應有盡有,你盡可以施展才華,通過正大光明的手段爭取你應得的收獲!
請相信,本書決不會教給你“治國平天下”的手段——我們沒有這個能力和野心,也無此必要;本書也不會讓你學會“對付好人”和“不擇手段”——這并非玩轉社會與獲取世俗成功的最好的辦法,盡管我們必須用一些非常規策略保護自己,但也僅限于自衛而已。
我們在本書中談到的,都是一些無害而又聰明的生存謀略。它們會幫助你更加清醒地認識這個世界的本質,尤其是人與人之間的關系,從而使你可以制定貼近實際的事業、友情和同僚策略。協助每一個人在跨進社會時做好自己的定位,并讓自己的每一步都盡可能地少犯錯誤、少走彎路。附錄說服和影響他人的經典法則
附錄:說服和影響他人的經典法則
關鍵詞:權力、能力和影響力
有些人雖然實際的權力并不大,但他的魄力、智力和人格能夠給人產生強大的權威感,強大的權威感有時會放大和擴展一個人的實際權力,并使他具備真正的影響力。不過,一般情況下,權力與權威的大小是基本對等的。
權力就是支配力,權威就是影響力。小到一個家庭、一對人際關系,大到一個部門、一家公司、一個國家,權力與權威的本質都是相同的,不會有任何變化。
一個人越是向你炫耀他的力量,說明他的內心就越缺少安全感——他已經失去自信,對他所擁有的能力一點都沒有信心。對這樣的人,你只要稍加以壓力,就能影響和改變他,并且利用他達到目的。
總是經常展示自己強大的人,是最不可信的。他們極容易背叛,也會在最關鍵的時刻突然變得無比脆弱。因為他們的內心就是由沒有原則、信仰和脆弱的意志力組成的。缺少什么的人,就喜歡炫耀什么。所以,不要跟這種人打交道,也不要與他共事。在必要的時候,你可以毫不留情地擊倒他們,這種人一旦失敗,就會失去重新再來和發動反擊的能力,他們的精神是虛無的、意志是崩潰的,難以成為你在社會上的對手。
職位可以增加人的權力,幫他穿上漂亮的衣服,但增加不了他的權威;職位也可以增加人的力量,讓他看起來很強壯,但增加不了他的實際能力。
一切有權力的人都覺得自己很有能力,并且容易濫用他手中的權力。這是萬古不易的一條經驗。要防止受到這些人的傷害,你要么和他們保持足夠的距離,要么就和他們站到一個籃子里。
如果你是一個領袖級別的人物,或者你正帶領一些人去做某件事,你的任務就是一只手抓一把種子,另一只手拿水和化肥,讓這些種子生根發芽、茁壯成長——讓你周圍的人不斷地成長、發展、創新,而不是控制他們。你要選擇那些精力旺盛,能夠用激情感染別人并且具有決斷和執行能力的人才。反過來說,如果人們都把自己的領導者當成一個皇帝,從長遠來說這個團隊是絕對不會成功的。這里沒有前途可言,只有馬屁精、小報告和數不盡的是非。
當一個人更多的行動總是缺乏道德約束時,他也將傷害到更多的人。對這種人,盡快跟他劃清界限,不要走進他的生活,也不要讓他走進你的生活。短視近利的行事手段將傷害一個人的長期能力,也將使他對自己的圈子沒有絲毫影響力,在這個社會中的生存空間也越來越小。
潛規則在全世界都是一樣的,它的實質就是權力與意志的規則。權力是一種力量,誰的手里握有權力,誰就可以憑借權力的強制性,去實施一定的利益意志,制定規則,并使他人的行為順從自己的利益和意志,即使這種利益意志背離了公平與公正。
“說你行,你就行,不行也行;說你不行,就不行,行也不行。”這是用人中的潛規則,同時也是社會對于“能力”的界定。如果你想看看自己的能力處于哪一個層次,在你陶醉地欣賞自己學歷的同時,也要想想這句話,這樣你才能明白為什么同樣水平的人獲得的回報和得到的機會有天壤之別。
關鍵詞:應酬和飯局
“應酬”并不是一種生活狀態,而是一種必要的生存方式。所以,當一個丈夫的應酬很多時,妻子千萬不要抱怨和指責他,因為這是他用來保證家庭收入和養活老婆孩子的非常無奈的辦法。
對待飯局的態度和參加應酬的目標,決定一個人所處的階層:草根飯局的核心在于“飯”,他們是去吃飯聊天的;精英飯局的核心則在于局,他們的目標不是菜和酒,而是背后的關系和機遇。
有人做過一個統計:對于多數的管理者來說,他們70%的時間精力都要用于應酬,只有30%的時間精力才能拿來用于處理公事。
應酬是一把雙刃劍,沒有不行,太多了也傷身。應酬的收獲,不是取決于數量,而是決定于效率。去應酬什么樣的人,比參加了多少活動更為重要。
如果你實在不能說服對手,就要把對手繞糊涂。不管對手有多糊涂,你自己都要保持清醒,時刻準備發動致命一擊,在最有利于你的時候切入正題,拿下對方。這是應酬和交際的軟戰略,是人們劍走偏鋒的奇招。
應酬有時需要高明的文字游戲,這是我們對別人“說不服就繞糊涂”的另一招,也是中國社會場面交際的“老傳統”:如同求簽問卦,“神代表”的答案永遠是“天機不可泄露”,永遠模棱兩可,怎么理解都行,永遠讓你費盡心機琢磨,永遠讓你事后才“恍然大悟”,只能當“事后諸葛亮”。
反復對你承諾的人,他們答應你的事情,多是不容易兌現的。那些容易兌現的事情,從來用不著反復承諾,只需要一次就夠了。因此,與其相信他人的承諾,不如盯著他最后的行動。承諾再多也無用,行動只要一次。
如果你的交際沒有效率,不管你進行多少應酬,都是毫無價值的。除了浪費時間和精力,消耗金錢,對你的生活沒有一點助益。
關鍵詞:站隊和博弈
人人都明白一朝天子一朝臣,因此跟領導走得太近了不行,離得太遠也不行。跟得太近了怕站錯隊,一旦大樹倒下,大難就會臨頭;離得太遠也不行,好處永遠得不到多少,壞事卻一點少不了。
集體領導中的潛規則:“順向思維”或“違心表態”,其表現是在討論問題時,只要不牽涉個人利益,一些管理團隊的成員總是盡量避免產生分歧,人云亦云;當討論中出現意見分歧時,一些成員要么采取“和稀泥”的辦法加以平息,要么找借口躲避。你可以看看,自己是什么樣的人,你的上司和同事又是什么樣的人呢?
在一棵樹上吊死的人都是傻子。不要把自己的利益決定權交付給任何一方,也不要太過明顯地表明你的立場。腳踏兩只船,用到我們的情感生活中似乎不太明智,但用到生存和人際關系的周旋上,不失為一大高明的方略。
為自己找靠山也需要一種平衡的藝術,你既要左顧右盼,照顧到方方面面的利益,又要瞻前顧后,考慮到事情的前因后果,然后在不同的時候為自己尋找不同的依靠。大樹底下好乘涼,并不是讓你只傍一棵樹,也不是讓你在找到一座靠山時,得罪了另一座山。
近水樓臺先得月,跟著靠山好發財。如果你白天給曹操這樣的人開車,晚上給他當保鏢,戰場上給他挨箭,酒場上給他擋酒,他還能不記得你的好嗎?當然,如果你的靠山是一個過河拆橋的人,那就另當別論了。所以,樓臺要找堅固的,靠山要找安全的。
職場說白了,就是一個站隊的學問,如何在恰當的時機表忠心,以及向誰表明你的忠誠,決定了你能在職場混到什么樣的高度。玩轉社會,本質上就是要為自己選擇一個陣營。只要陣營選對了,事半功倍;如果陣營選錯了,事倍功半不說,還可能永無出頭之日了。
你的地位也就取決于站隊時你離隊長的“距離”。位置、資歷、個人交情、對別人的影響程度、在組織中的活躍程度等,往往是測定這種距離的主要因素,人們在這種既定的距離中維持一種平衡。在原有的平衡即將被打破、新的平衡還沒有建立的時候,站隊就顯得尤其關鍵,如果此時站錯隊,你可能再也沒有改錯的機會了。
有時,我們也要有從頭再來的勇氣。假如你真是不幸排錯了隊,傍錯了靠山,找錯了大樹,你也不能氣餒。只要不是一錯再錯,總還是面臨著機會,只是等待的時機和價值不相同罷了。
一個人不可能永遠站在中線,既要維護已有的清名和道德立場,又要享受伸手即可得到的實惠。中庸固然是一種很好的智慧,但沒有天上掉餡餅的事,每個人的一生中都要面臨無數次站隊的難題。俗話說“有得必有失”,有些事你總得做出一個選擇。站隊就是一個歸屬和選擇的問題,站進隊后,成員之間就要互相幫助、相互扶持。
站錯了隊的下場,有時是很可怕的。有些倒霉的文臣武將往往就是因為站錯了隊,輔錯了皇子,而面臨艱難的選擇,有的甚至付出了身家性命。人生的燦爛取決于許多復雜的變數,有時自己也不能左右;站隊有時候是身不由己,有時候又需眼疾手快。
關鍵詞:表演、個性和共性
中國的川劇演員有一種絕活,叫作變臉。演員在臺上表演,眨眼間就變出一個又一個不同的臉譜,令人眼花繚亂、拍案叫絕。我想,變臉是一門藝術,每個人在社會中也是如此。在漫長的歲月中,每個人都不知不覺地學會了變臉術,臉色會根據需要靈活機動地變幻,其花樣品種要比舞臺上的演員多得多。
該說話時說話是一種水平,不該說話時不說話是一種聰明,知道什么時候該說話、什么時候不該說話是一種城府;該干時會干是一種能力,不該干時絕對不干則是一種智慧,知道什么時候該干、什么時候不該干是一種成熟;該靠前時靠前是一種派頭,不該靠前時不靠前是一種知趣,知道什么時候該靠前、什么時候不該靠前是一種修煉;能當獅子是一種威儀,能當狐貍是一種謀略,知道什么時候該當獅子、什么時候該當狐貍是一種素養。這就是人們的演技。演技純熟的人,在社會中就滴水不漏,很難被人抓住把柄,而且總能處于一種可進可退的優勢地位。
千萬不要鄙視那些“傻瓜”式的人物,因為裝傻才是一種人生的大智慧。每個人都希望比別人顯得更聰明,人人都這樣,所以你裝傻就可以滿足他們的這種心理。他們會感覺自己很聰明,至少比你聰明一些。一旦他意識到這一點,他將再也不會懷疑你可能有更加重要的目的,而且也容易滿足你提出的一些請求。
社會很復雜,像一個萬花筒,千變萬化。一個人在復雜莫測的變幻之中,要用足夠的聰明智慧來權衡利弊,以防失手于人。但是,人有時候不如以靜觀動,守拙若愚,避免因為主動出擊而出現低級失誤。這種處事的藝術其實比聰明和主動還要勝出一籌。
聰明是天賦的智慧,裝傻是后天的聰明,人貴在能集聰明與愚鈍于一身,需要聰明時便聰明,該裝傻處且裝傻,才能隨機應變、事事占先。
當你覺得自己比別人聰明百倍時,你肯定比別人愚蠢萬分;當你覺得自己比別人笨得多時,恭喜你,你已經開始變得聰明了
除了裝傻,有時我們還得裝明白。不明白的時候裝得很聰明,才能嚇退別人;在真明白時,則又要裝糊涂,才能迷惑別人。
對一個人來說,在修飾打扮上花費的時間有多少,就說明他需要掩飾的缺點有多少。
越是會吹牛的人,其實越是容易得到重用,盡管他早晚露餡。
只有會裝傻的人才是容易合作的,不會裝傻的人也不懂得合作。也只有懂得裝聰明的人,才是可以拿來當助理的,讓這樣的人配合你的工作,最容易樹立你的權威。裝聰明和裝傻合二為一的人,就可以成為一名合格的管理者了,他們可以很輕易地在下屬中樹立自己的威信,并使人們在感受到他的鋒芒的同時,又能體驗到他的親和力。
關鍵詞:價值與背景
一個下屬在工作中越是感到自己有能力和有效率,在完成工作時就越不想要你的命令和指揮。相反,那些認為自己能力不強的下屬,在工作中往往需要你進行更多的指示和命令,才會采取具體的行動。因為他們首先不自信,其次不敢承擔責任。
需要上司的指揮越少的下屬,他們的能力就越高。最成功的上司,恰恰是不用多對下屬指手畫腳的上司;而最出色的下屬,也正是不想要命令和指揮的下屬。當然還有另一種可能:有些糊涂上司不知道自己該如何去指揮,有些個性太強的下屬即便沒有能力,也不想得到上司的干涉——他們最容易把事情搞得一團糟。
一個人要想具有真正的價值,就要始終注意去提升自己的分量,讓自己比別人更加高大,這樣才能贏得別人的肯定。有一位企業家這樣說過:當你比別人強一點點時,別人會嫉妒你;當你比別人強出一大截時,別人就會真正地羨慕你;當你比別人強出一大段,讓他們根本追不上你、只能仰望你時,別人就會自動地向你看齊了,沒人敢再質疑你。
只有當你真正地成為不可取代的人時,你的缺席才會對別人產生深刻的意義。因為你已經是某個群體中不可缺少的一員。當人們離了你就什么事都做不成時,是對你自身價值的最好說明。如果人們覺得有沒有你無所謂,那么你就距離被他們拋棄不遠了。
苦干的不如巧干的;干的不如看的,看的不如搗蛋的。這是一種普遍存在的現實。所以你會慢慢地發現,那些混得好的,不一定就是能力強的,在生活和工作中總是原地踏步的,也不一定就是低能的。社會就是這么不公平,但這也是你的機會,說明有許多技巧可以讓你走得更快、混得更好,如果你認為自己能力不是很強的話。
窩里人不認可的人,他們越往外走越行。許多人在某一個群體內表現不出自己的能力,但換一個地方,立馬就風生水起。這就是“樹挪死,人挪活”!
大家都覺得這個人應該被提拔的時候,這個人肯定是得不到提拔的;只有公司的一把手覺得這個人應該被提拔的時候,這個人才會得到提拔。這表明,一個人的價值的大小,經常不是多數人說了算,而是說了算的人才有發言權。
站起來的次數,要比被擊倒的次數多一次。如果你能做到這樣,你就已經很成功了。因為這個世界上的大多數人,都是相反的:被擊倒的次數,比自己站起來的次數多了太多。
當有人到處議論你不如他的時候,那你就一定在某些方面比他更成功,因此才讓他感到嫉妒,才想去散播你的負面形象。
關鍵詞:權威與等級
從古至今,從今天到未來,人類都永遠生活在一個等級森嚴的社會中。這一點不可能從根本上改變,只會在等級的區分上有所不同。認識到等級社會的本質,你才能真正體會權威的價值,以及它應怎樣具備。
太熟悉了就會產生輕蔑,神秘則能產生敬畏。古今中外許多人都知道這個道理。但真要做起來,這分寸感可就不大好把握。要真正做到“不怒自威,親而難犯”,建立一種很穩定的權威,對多數人來說,的確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畏”到最后和“威”到最后,都是一個結果:人家惹不起還是可以躲得起的。
因此,親和力扮演到什么份上,不會讓下屬伸手便摸你的腦殼,把你當作他的“哥們”?神秘到什么地步,手下人愿意沒有怨言地幫你做事,并且不會在最后把事情給辦錯了?這些都是亙古的難題。要在其中如魚得水,成為一個人上人,你既要洞若觀火,明察秋毫,又要明了“水至清則無魚,人至察則無徒”的道理;既要使得你與人們之間的信息對稱、溝通順暢,還得利用信息的不對稱來平衡不同人對你的不同需求,并從中漁利。
一個領導者的愛好,往往會成為辦公室成員的共同愛好。人們總是愛好著領導的愛好,幸福著領導的幸福,快樂著領導的快樂。我們說,這樣的一個領導者,就是有“權威”的,盡管里面摻雜了不少的水分。
適當地利用“缺席”,可以增加別人對你的尊敬和愿意給予你的榮譽,可以讓別人發現你真正的價值所在。但這也是有前提的,那就是你自身必須具備超越他人的實力,具備別人不具備的才能或者強大的背景。反之,你的缺席并不會產生什么不良影響,那么你本人也將是可有可無,沒有真正的分量了。
如果你能讓人產生精神恐懼,他將對你輕易地屈服。因為在人與人的博弈中,精神壓力勝過任何的武器,精神服從則會產生物質獎勵無法比擬的戰斗力。
殺雞儆猴,這是用來威懾人心的慣常手段。人們一旦提起,總感覺其帶有些陰暗的色彩。但“殺雞儆猴”這一潛規則如果運用得當,不僅能起到震懾人心的作用,更能讓自己處于博弈的主動地位。所以,這是全世界的領導者最常用的一招管理法寶。
那些在得勢時整人越狠的人,失勢后的下場也就越慘。切記,當你讓人敬畏時,要多做讓人尊重的事。只有這樣,當你不讓人敬畏時,人們才會尊重你。
真正有權威和有城府的人,他們都通常不由自己來展現這種權威,而是讓下邊的人去說話。他們只在關鍵時刻出來說一句話。是也是,不是也是。關鍵時站出來,一言九鼎,說了管用,這就是權威。
我們在這個社會中,既要為自己樹立說一不二的權威,又要允許別人偶爾摸摸你的屁股。權威與親和力必須并存,才能既讓人畏,又讓人敬。
如果你是一個領導者,你要善于在遇到麻煩時適當地將水攪渾,而不是試圖把水變清。領導者就像一個蓄水池,池水太渾了,會讓人完全看不到東西,這樣不行;但池水太清了,則會讓它失去神秘感,這樣也不行。
把簡單的事情復雜化很容易,把復雜的事情簡單化才是最難的。有些簡單的事情之所以被有些人弄得復雜化了,是因為把簡單的事情復雜化能夠顯示他的才能。
關鍵詞:謹慎和勇氣
做事的時候要高調,做人的時候則要低調。一個人要守住他的小節,嚴格注意細節,同時把住底線,再有所畏懼,才可保自身無虞。總的來說就是,做事要有勇氣,做人則要謹慎。
一個人如果太突出、太優秀了,讓多數人在他身邊顯得平庸,就容易遭人暗算。俗話說,木秀于林,風必摧之,槍打出頭鳥。雖然這是一個錯誤的道理,是黑暗的現實,但很頑固地存在于社會之中。所以即使你不得罪人,也會有人嫉妒你,如果你太過于鋒芒畢露。
我們身邊最恐懼的對手,不是明槍暗箭,而是一些不起眼的人。就像烏賊,雖然看起來沒有任何殺傷力,也構不成多大的威脅,但它最大的本事就是把水攪渾——壞事。成事不足敗事有余,這樣的人最可恨,也最可怕,許多事情就是毀在這種人的手里。
假如你是一個承擔責任的人,那么你要知道,身邊的人都在觀察你。他們會仔細觀察你的更多注意力花在什么事情上,從而他們就覺得這件事情一定是很重要的,那么大家也會去關注這件事。同時,人們還會通過你的一舉一動判斷你是一個什么樣的人,你的優點是什么,缺點又有哪些,甚至收集你的把柄。所以作為一個居于高位的人,不能想做什么就做什么,因為人們都在看著你。
有一個諺語說得特別好:當官不娶美女,娶美女就不要當官。在這個社會中,走桃花運不是一件好事,心思都放在女色上,更是兇險之極的征兆。“紅顏禍水”談不上,但紅顏多誤人,是經常應驗的。所以,好漢經常娶丑妻,其實并非他們運氣不好,而是他們的明智之舉!比如諸葛亮。
如果兩個人始終意見一致,那么其中一個就是多余的了。但是如果副手的意見與“一把手”的意見不一致,那么副手肯定是多余的。這表明,當你在發表意見時,一定要謹慎地先觀察一下上司是什么想法,然后衡量自己的能力是否足以推翻他的觀點。如果不能,就把勇氣收回來,乖乖地和上司站在一起,支持他的觀點。
做人做事,最忌諱的就是性格急躁、粗心大意。一個人要有些忍耐的功夫,就是要勇敢地面對打擊、誤解、失敗,在這些不順的境況中,能夠沉得住氣、收得住心,從而可以挺過難關,等到轉機的出現。
關鍵詞:關系、圈子與合作
人脈就是我們的錢脈。一個人能否成功,不在于你知道什么,而在于你認識誰。在社會上想發展壯大,就得廣交朋友,尤其是像“狽”這樣的死黨,結交那些可以與你“狼狽為奸”的人。“狼行成雙” “一個好漢三個幫”,在這關系復雜的社會中,有誰不拉幫結派呢?江湖上誰能沒有幾個朋友呢?有了朋友,才有圈子,有了圈子,才有合作,有了合作,才有發展!
人,天生就是利益動物。精彩的利益爭奪,需要在競爭和競賽中展開,而戰爭是競爭的最高形式。但是,我們不可能過多地讓競爭外在化,不能相互之間老打仗。那么,打牌,很自然地就成為一個人秉性的表露形式。所以,人們喜歡打牌,不是沒有原因的。有人說,性格即命運,其實,性格也是牌運,打牌中膽子越大,牌運就越好。又有人說,酒品即人品,其實,牌品也是人品,打牌中越少猜忌,就越少犯錯誤。這些規則完全適合于社會的生存。
有關鍵的人,在關鍵時刻,給你說關鍵的話。“關鍵時刻”就是機遇,而“關鍵的話”卻取決你的能力,一方面是你的活動能力,另一方面是你的工作實際成績,領導畢竟是領導,要讓“關鍵的人”能夠有理由,并且是心甘情愿地說“關鍵的話”。
不要認為你能力強、人緣好,頭銜和職位就一定是你的,在眾人的投票中你就一定能夠過關。要知道,在社會中,在職場上,甚至在仕途中,第一名與倒數第一名有差距,與倒數第二名就沒什么差距了。
關鍵詞:組織與領導
和你的領導保持足夠的距離,任何清楚領導底細的人,都沒有好下場。同時,任何清楚組織底細的人,他自身也是危險的。所以,你要盡量使自己遠離一切被稱為“秘密”的東西,懂得當啞巴還不夠,你必須隨時成為一個瞎子和聾子。不該聽的聽不見,不該看的看不見,才能保護自己。
在這個社會中,兩點之間,曲線最短,直線最長,垂直最牛。會做人做事的人,筆從直處還求曲,事到方處更覺圓。社會就是一個圓,升職就是走圈。在文件上畫圈,在關系間繞圈,在風險的邊緣兜圈。
任何形式的團隊,其基本目的都是為了使團隊成員能夠生存、生活得更美好。沒有使命的團隊走不遠,忽視團隊成員的物質利益的團隊也無法生存。
不善于傾聽不同的聲音,是現在的管理者最大的疏忽。同時,也是一些身在其中的團隊成員無法晉升的致命原因。他們只想突出自己的聲音,維護自己的利益,從而失去了絕大多數人的支持和擁戴。最終,他們只有靠關系網和背景支持自己的利益,進入了一個死循環,繞來繞去,無法回到正軌。
一個領導者不僅要發現微妙的變化,還必須用簡單、明晰的話告訴公司各個層次的人,什么變化正在發生,會對公司產生什么影響,必須采取什么行動才能利用這些變化,這就是我們今天的領導者必須具備的溝通能力。
不管一個人多么有才能,是英雄還是惡魔,他都會最終看到,集體常常比他更聰明、更有力。他無法戰勝一個團隊,也不可能獨力去決定和改變一些重大的事情——除了改變他自己。因此,你即便已經很優秀了,也不要忽視別人的聲音,傾聽其他人的觀點。如果你懂得在堅持原則的基礎上,去集思廣益,把朋友、同事和親人的智慧為你所用,你就能活得更好,不但實現自己的目標,而且受人尊重。因為你的成功也是他們的成功。
誰如果認為自己是圣人,是被埋沒了的天才,誰如果與集體脫離,誰的命運就要悲哀了。集體就是你的生存平臺、圈子、公司、行業,它什么時候都能提高你,并且使你兩腳站得穩。反過來也成立,它隨時可以把你拋進大海,讓你“尸骨無存”、身敗名裂。
清高孤傲的人總是與普通人格格不入,縱使他們確實很有才情、品位、格調,也只會遭到別人的反感、疏遠。一個人要正確認識自己是很不容易的,尤其看清自己的缺點,承認自己的不足。
清高孤傲的人要么自以為有知識而清高,要么自以為有本事而自大。殊不知,山外有山,樓外有樓,還有能人在前頭。人貴有自知之明,古今中外,凡是成就大事業的人,都是虛懷若谷、好學不倦、從不過分自負的人。
出了問題首先要內部消化,別張揚出去,這叫家丑不可外揚。等到捂不住了,你必須丟車保帥,犧牲那些不重要的人,來保住自己和你的重要成員。
關鍵詞:朋友、親人、同事和愛人
朋友的定義:一種溫度計。我們可以用它來量我們時運的溫度,順帶,它也可以測出人心的溫度,讓你看到朋友的真正價值,分清你朋友圈的真正成色。
今天的世界詭秘莫測,社會的競爭異常慘烈,如果你沒有超乎尋常的心理素質,沒有置之死地而后生的勇氣,沒有有效的手段,同時又沒有朋友的相助、親人的力挺、同事的理解,以及愛人的支持,那么你遲早會被社會淘汰。
在人脈的圈子里混,言多必失,禍從口出。有一類人,他天生口水多,喜歡對人對事指指點點,這是做人的一大忌諱。話多的人讓人嫌,說錯話的人則讓人憎恨,只有少說多做,才能盡可能為自己塑造一種正面的形象。
只要是有利益的地方,就一定會有矛盾。因此,沒有永遠的朋友,只有永遠的利益。朋友之間也會因利益反目,利益也會讓敵人變成你的朋友。只要利益需要,“朋友”和“敵人”之間的轉換是很自然的,你千萬別對此大驚小怪。
弱肉強食如同天空一樣古老而真實,信奉這個原理的狼就能生存,違背這個原理就會死亡。建立在弱肉強食基礎上的,則是叢林法則。社會就是一座大叢林,只不過披上了各種美麗的外衣,把這一殘酷的本質掩蓋了起來。這一原理就好像纏繞在樹干上的蔓草那樣環環相扣,人們只有經歷了足夠的滄桑和教訓,才能看清背后的真相。
這個世界永遠都是屬于強者的。弱者能得到的只是同情和憐憫,而永遠得不到真正的成功,進不了統治階層。這就是真實的世界,財富和權力集中在強者手中,弱者只能等待他們的施舍——盡管看起來是弱者在規則的允許下通過努力拼搏得到的收獲。
不要冒犯那些見利忘義的人,哪怕他是你的朋友,也千萬不要與他有什么利益相關的往來。見利忘義的人最擅長“變臉”,你對他有利,他不顧一切也要黏上你,從你身上不停地吸食好處;你若是不小心損害了他的一點利益,就將成為他的頭號攻擊目標,威脅、恐嚇,種種下三爛的手段會讓你的生活徹底癱瘓。
在見利忘義這種人的辭典里,只有“利”字,沒有“義”字的生存空間;在這種人的世界里,也只有利益,不會有什么情感。他們的情感都是偽裝,義氣都是工具,用完就脫下來扔掉,沒有價值了就隨手丟進垃圾桶。你與這種人有了利益的往來關系,無異于在自己頭上懸掛了一把利劍,是最不明智的行為。
同時,你也不要冒犯那些妒賢嫉能的人,你要是處處強過他們,你的厄運也快來到了。他們對于自己的提高其實并不關心,眼睛總是盯著別人:你只要有一點超過了他,他就不高興,總想著把你踩在腳下。他們好像并不是為了自己的幸福而生活,而是為了“破壞別人的幸福”。只要別人過得比他慘,他就覺得幸福了。
在這個社會上混,能不得罪人就不要去得罪,與其為自己多樹敵人、多立對手,不如多交朋友,“沒有敵人,只有還未變成朋友的人”,這才是成功人生應遵守的法則之一。把敵人變成朋友,就是我們在交際方面的最高宗旨;將陌生人變成我們的潛在關系,并把這些關系逐步加深,把他們納入自己的資源寶庫,則是我們的人脈根本目標。
沒出事的時候,收人錢財,替人消災,都說此人講義氣、重感情;出事后,轉而都說他貪婪成性、腐敗透頂。這就是人性。所以,不要覺得有些人會永遠忠誠于你,會永遠照顧你。只有在你落魄時,才能檢驗出朋友的分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