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乒乓球有時候常常考驗的是你的熟練度,而不是水平,當然水平也很重要。只是一個水平很高的人一年打一次球,第二年也會因為手生輸給一個天天打球的老油條。
熟練度和球板之間具有對應關系,有些球板,不熟練能打出還可以的球,熟練之后天花板。有些不熟練打不出好球,熟練之后好球不斷。
如果你很久不打球,挑選第二種就去球館,可能遇到那些經常打球的老油條,會陰溝里翻船。
很久不打球,就把第一種拍子也帶上較為穩妥。
列一個大概的粗略表。
要求的熟練度(注1):低>>>>>>>>>>>>>>>>>>>>>>>>>>>>>>>>>>>>>>>>高
對動作結構和發力的要求:低>>>>>>>>>>>>>>>>>>>>>>>>>>>>>>>>>>>>>高
底板類型: 芳碳底板(蝴蝶、紅雙喜)>>碳素底板(stiga、蝴蝶)>>純木底板
底板特性: 硬、彈>>>>>>>>>>>>>>>>>>>>>>>>>>>>>>>>>>>>軟、韌
底板手感: 硬、實>>>>>>>>>>>>>>>>>>>>>>>>>>>>>>>>>>>>軟、空
底板形變: 局部形變>>>>>>>>>>>>>>>>>>>>>>>>>>>>>>>>>>整體形變
版形: 版面寬、大、短>>>>>>>>>>>>>>>>>>>>>>>>>>>>>版面窄、小、長
風格向度: 力量、撞擊>>>>>>>>>>>>>>>>>>>>>>>>>>>>>>>>>旋轉、摩擦
威力: 弱>>>>>>>>>>>>>>>>>>>>>>>>>>>>>>>>>>>>>>>>強
價格: 高>>>>>>>>>>>>>>>>>>>>>>>>>>>>>>>>>>>>>>>>更高
越偏右邊的打的越好,越說明你水平很好而且球打的很熟。
很久不碰球,去比賽,不想輸的憋屈的,就往左邊選。打的很熟了,希望提高,往右邊選,右邊有時會打不出什么,但是更高階的球質,也在這一邊才容易打出來。
現在打蝴蝶的很多,但是要打出真正的高質量,其實還是需要純木的,只是打塑料球,配純木需要花一番心血,價格上也是,需要相當價格的膠皮才能彌補純木在速度和力量上的問題。便宜的膠貼支撐力好的底板(左邊的),往往很好,偏右邊的幾乎都需要好膠皮來支撐。
這些規則可以靈活組合,比如你的拍子都是純木或者芳碳,它們的好打程度和上手要求,依舊可以用其它條件來排序。總有更彈的,和更空的,版面更大的更小的。當然也要取決于你對球拍的喜好和熟悉程度,不過那是內部的附加的批判標準,這里列出的是一般的排序方法。
注1:這里的熟練度,不僅限于你目前打的熟不熟,比如你雖然很熟,這幾天身體很虛啊,腰腿無力,那偏右邊的球拍,你幾乎打不出威力了,去比賽就是被虐的份,不如次選,選左邊。
所以就是左邊的,較容易打出威力,右邊的威力更大,但是不容易打出來,對膠皮配置、身體素質、動作結構、手熟程度都有要求,這也是為什么現在很多人選擇蝴蝶的底板,因為容易打啊,高手對蝴蝶可能不會那么在意,只是手不熟遇到蝴蝶黨也是要命的,熟練是很重要的。
本文適用對象:打球有些年月的人,非初學菜鳥。初學者自然覺得軟軟的純木容易上臺,蝴蝶的難控,高手卻又常常會覺得蝴蝶難以滿足。
不同膠皮性質不一樣,有的膠皮適合撞擊扯動海綿,有的適合用頂皮扯球,只能自己嘗試怎么打效果最好。你覺得不好打,排除膠皮過時,可能是沒找到合適的方法。
個人原創見解,切勿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