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參與我與簡書的十年征文
何其有幸,年歲并進。
如今是簡書的十周年,也是屬于我的兩周年。時間不長,卻也足夠種下一顆種子。
十年?感覺關于時間的問題都比較沉重,十年后的我或是十年前的我。
十歲那年我種下了文學的種子,二十歲在機緣巧合之下來到簡書也是一種緣分,繼續(xù)澆灌我發(fā)芽的文學幼苗。有一句話是:栽一棵樹最好的時間是十年前,其次就是現在。十年足夠一棵樹長大。不久也會迎接來簡書的第二個十年,也是我的第一個十年。
在我們的人生刻度上有多少個十年,屈指可數。在歷史的長河里,十年只是滄海一粟,蘇軾曾經寫下: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曹雪芹在《紅樓夢》里寫下:字字看來皆是血,十年辛苦不尋常。十年是一個質和量的變化,更是有著人生的千變萬化,猶如時隔多年生死兩茫茫。
稚嫩的文字需要一個能夠承載它的平臺。是簡書讓我覺得自己平時不是一個無用之人。我用那質樸純真的文章也曾感動過諸多人,也治愈了自己。讓自己在這里有一片落腳之地。在這里尋找到了屬于自己的歸屬感。
成熟總是需要一點一滴的經歷很多事。在這里好像自己有了心靈的寄托,不再是漂浮在海上的熟透了的椰果。這里總是充滿了很多的歡樂,還有很多不可告人的秘密。
我的歡快與自由,落寞和失敗,皆與你述說。
有一個朋友和我說:“我該如何了解你。”
我回答道:“從簡書開始。”我的稚嫩幼稚,成熟穩(wěn)重皆于此。
我之前有了解過“簡叔”的創(chuàng)業(yè)史。那年簡書之花發(fā)芽,人數不到十個的團隊發(fā)展成為了現在大眾所熟知道的簡書。是他們的堅持成就了簡書,也是像我一樣的擁有一顆不滅的文學之心的作者成就了簡書。能夠在這里這個團體呆兩年也是我之大幸。
記得初來乍到的時候就像一只只無頭蒼蠅,后來熟知了一些簡友,才慢慢的走入了正規(guī)。記得2020認識了很多人,如今有人退了,也有人繼續(xù)在深更。這是我和他們一同走過的兩年。
開始的時候一直和自己較勁,認為自己也可以一直堅持日更,日更20天,50天都很開心,慢慢地好像就不是那么開心了,直到日更100天的時候,我斷更了,很多時候好像真的就是一時興起。
回想起來,那個時候的我對什么都充滿了激情,也充滿了好奇心。
近來,我發(fā)現太多的入駐者大部分來自00后,認識太多的弟弟妹妹,這又讓我想起來那時候的自己。總是提起過往,是在不斷地提醒自己不要忘記初心。來這里的初心,和簡書原本的初心。希望自己不要的利益所誘惑,簡書不要被商業(yè)化。
魯迅先生說:“世上本沒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楊絳先生則說:“走好選擇的路,別選擇好走的路,你才能擁有真正的自己。”無論是魯迅還是楊絳,他們都選擇了堅守本心之路,最終活出了自我。
簡書還有第二個十年,大概率是我會一直在。